
在“修舊如舊”的基礎上,海口百年騎樓老街中山路再現歷史風貌:一棟棟小樓聳立在街道兩旁,墻立面的雕花、木格窗、窗戶的顏色,均體現出傳統南洋風格的建筑特色。
經過街區整治和修繕后,原先被湮沒于水泥、廣告牌之下的老字號,如廣惠藥行、梁安記、尚易、中央銀行、交通銀行、大亞旅社等60多個老字號得以重見天日。
“修繕好的騎樓,就像小時候看到的一樣,完全再現了當年的模樣。”家住中山路的70多歲居民韓翠瓊老人今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此感嘆。
修繕是為了更好的保護
“騎樓老街從修復規劃到如今的整治完成,就像是將孩子拉扯成人一樣。”海口旅游文化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愛華,看著原本一棟棟殘破不堪的“危房”再現當年的繁華景象后激動地說。
據介紹,海口騎樓建筑歷史文化街區以其悠久的歷史文化和濃郁的南洋騎樓風格,在首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評選中榮獲“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稱號,記錄了海口城市的發展與歷史變遷,是海口市最寶貴的文化遺產之一,是海口市歷史文化名城的靈魂。如何保護這些歷史文化建筑也成為了社會的一大關注點。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專家阮儀三說,保存基本完好、極富中西特色的歷史文化街區,修繕和整治騎樓街區中已被毀損的建筑,保護好騎樓建筑歷史文化街區原有的南洋建筑風格及歷史風貌、街區格局,保護它所遺存的歷史信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還原真實”成為修繕難題
中山路騎樓建于近代,經歷了不斷的自發拆建、改造和統一整修,既有傳統騎樓建筑,也有后期各類加建,有些墻立面甚至涂有9層顏色。這些對于要“修舊如舊”的騎樓老街項目來說,無疑都是巨大的挑戰。
海口騎樓修繕顧問、同濟大學歷史建筑保護實驗中心主任戴仕炳在面對記者的采訪時說,為了解決這一技術難題,項目組在設計之初就到處查找史料,搜尋老照片。而且,為了能夠獲取最準確的墻立面、窗的顏色,項目組還專門選取30棟騎樓墻立面進行取樣,將取樣品到實驗室通過剝離取樣和分析,經不斷配比,調配出最接近建筑原本的色彩和材質的材料,還原最真實的建筑飾面的歷史原貌。
海口旅游文化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劉濤向記者說,所有的修復工程都遵循真實性、歷時性和美觀性三大原則,所有的修復工程、施工組織、工藝加工都真實地把海口中山路呈現出來。
未來瞄向5A級景區
“中山路整治和修繕作為整個騎樓街區改造項目的核心街區,也是整個項目的一個嘗試和探索。”海口旅游文化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顧建告訴記者,目前中山路整治和修繕后已初步形成規模,未來將打造出一個開放式的休閑度假的同時又具備旅游、文化、商業三位于一體的歷史文化街區。
他說,目前,整個騎樓街區的水巷口街、中山路、新華北路等路段的市政基礎設施已全部完成,在中山路開街后,將不斷吸取經驗,繼續啟動開展新華北路、新華南路、解放東路、博愛北路等老街的街景街廓整治和修復工作。
顧建表示,現在整個海口騎樓街區正在申報國家3A級旅游景區,將來還要將其打造成國家5A級旅游景區,成為全國乃至世界有名的騎樓歷史文化街區。 (本報海口1月31日訊)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