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己帶著一桿秤,店家稱完了,我再稱,不差一兩。”中國農歷癸巳蛇年正月初一晚,海南三亞灣一字排開的海鮮排檔,大小不一的店招牌霓虹燈閃爍,店內老板和服務人員,忙前忙后招呼食客。
“我們兩桌,每桌都有四五樣海鮮,一共才花八百多元人民幣(下同)。”一位來自黑龍江的王姓先生攜帶家眷,正與來自北京、山東、遼寧、上海、香港等地的九個朋友家庭,在三亞鳳凰海邊海鮮排檔歡聚。他們的兩張餐桌,每桌有海魚、海蝦、小海螺以及三五樣家常小炒。“往年也來過春節,今年的海鮮市場最為靠譜。我們在這家店連吃了三天,今年初一,店家還說要給打九八折。”
“從衛生到服務都比較好。”與王先生隨行的石先生說,“今年春節在三亞吃得好,住得好,玩得開心”。
海邊海鮮排檔經營者楊全樂在此經營海鮮店有五六年時間,“嚴格按照政府規定誠信經營后,今年初一的客流量比前兩年相對多了”。
2012年春節過后,網友頻曝三亞天價海鮮菜單等“宰客”事件,當地政府部門先后關閉海島漁村、富林漁村等涉事海鮮店。
今年大年初一晚在三亞灣路上的福海漁村海鮮坊、三亞鳳凰福鑫漁家海鮮排檔等多家海鮮店,記者看到,或在海鮮池邊或在店堂正中都掛著一塊近30寸的LED電視,不停地滾動播放著三亞物價局發布的海鮮價格,內容包括經營店的名稱,經營海鮮品名和數量,海鮮圖片,政府限價等信息。此外,玻璃海鮮池邊上,一塊由三亞物價局監制、印有海鮮品名、圖片和銷售價格的標簽格外醒目。同時,各店都懸掛一塊由三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三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三亞市物價局等單位聯合統一制作,規格一樣、除經營者信息外內容一致的大牌子,上面標明經營單位負責人信息、責任單位負責人信息,以及經營者承諾書、三亞市餐飲店“海鮮排檔”經營規范、消費警示等內容。
“現在都是明碼標價消費。”海鮮排檔不論店面大小,點菜單均有四聯,上面內容包括桌臺號、人數、服務員、品名、數量、單價等,最底部還有顧客簽名。“每一位結賬的顧客都需要簽名確認,明白和滿意消費服務后才買單。”一家海鮮排檔收銀員說。
三亞國光德福軒漁港的服務員站在海鮮水池邊,手拿著iPad電子點菜系統為客人點單,“我們的系統是與三亞市物價局聯網的,電子點菜系統在結賬時將生成結賬單,上面標明政府最高限價和海鮮排檔自定價格。”她說,“我們的系統啥時開機,物價局那邊都會知道”。
據三亞市物價局介紹,已在160多家海鮮排檔安裝了電子點菜系統,與價格電子公示屏、銀聯商務POS機結合成三大系統對海鮮店進行誠信監控,讓消費者明白消費。
春節期間,三亞市還成立了旅游市場監管應急分隊,在消費集中區域設立“12315”維權崗亭及流動崗,及時處理假日期間消費者投訴。(記者付美斌)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