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宜興游客徐陽和女伴在博鰲鎮大路坡村的稻田農家樂享用完農家鵝、萬泉河蝦等土味,信步走進村里。看到椰樹底下三位阿婆躺在吊床上聊天,“阿婆好悠閑呵!”
徐陽走進一幢三進宅院,大宅主人潘老先生是一位歸僑,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從馬來西亞高中畢業后回到家鄉博鰲。他介紹,老屋是祖父建造,是博鰲鄉間傳統的民居樣式青磚四合院,已近百年歷史。徐陽里外打量后說道:“小時候我外公家也有這樣的大房子,鳳鳥翹頭,神獸門檻”。
今年以來,僑鄉瓊海致力建設“田園城市”,博鰲亞洲論壇永久會址所在地的博鰲鎮朝烈村委會首當其沖,瓊海首個鄉村公園近日竣工。公園將朝烈、美雅、嶺頭、南強、大路坡等五個各具特色的田園村莊串聯起來,博鰲的鄉村風貌完整凸現,來此地尋“味”的游客紛至沓來。
穿“云雨埋半山”,再“穿林打葉”,到“浮天水送”……漫步博鰲鄉村公園棧道,一邊是青磚老屋、稻田椰林,一邊是群樓洋房、禪音水榭,相隔其間的是由博鰲代表建筑元素木門、低窗、雕梁、飛檐組合而成的一面面“記憶之墻”,讓人頓生穿越之感。
在南強村,記者邂逅云南師范大學三年級女學生楊麗。頭帶碩大遮陽帽,騎著自行車,在一張手繪地圖的引導下獨自游博鰲。“博鰲熱帶鄉村風情濃郁,和云南不一樣”。
南強村老屋成排,巷道眾多,村背后有兩棵百年大銀葉樹,還有一口三百年古井,青藤探幽,蒼苔斑駁,是博鰲的尋“古”之地。
朝烈村則頭枕萬泉河。村口一道彎曲石道將記者一行引到河邊,碧波蕩漾,水聲、風聲、樹葉摩娑聲撲面而來。玩“水”的游人乘著竹筏不時漂過,可謂人在畫中游。
在博鰲鄉村公園,覓景最好的去處是嶺頭村,登上地勢較高的山道,不僅俯瞰博鰲鎮全貌,亞洲論壇會址、玉帶灘、圣公石等景點也盡收眼底。
王敏是博鰲鄉村公園的設計師,這位“70后”瓊海青年,在島外“漂”過后回鄉定居博鰲三年余。他了解博鰲鄉村的“味道”所在,也知道城市人的渴望。清運垃圾,增加旅游服務設施,用兒時在鄉間即熟識的古枯木、枯竹、瓦罐、珊瑚、石凳等,用心點綴公園的每一個角落。
在美雅村,王敏將村舍旁的臟水塘改造成綠蔭環繞的竹樓咖啡座,讓游人“路邊坐而聽風似美景”。
美雅村的三嫂唐少微每天都很忙碌,她和七家村鄰合股投資,在村中檳榔林里辦起了農家樂,食客接踵而至。家里還開了一間三嫂民宿,春節試營業就賺了5000元人民幣,相當于她種半年反季節蔬菜的收入。她笑言,“這都是亞洲論壇駐址博鰲給我們帶來的變化”。
中新社記者 王辛莉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