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3日,文昌市東郊鎮椰海村,農民在進行喝椰子水比賽。這是第二屆海南鄉村旅游文化節暨文昌市南洋文化節的活動之一。 李幸璜 攝
今天,第二屆海南鄉村旅游文化節暨文昌市南洋文化節圓滿落下帷幕。兩天來,文昌市境內各鄉村旅游點人潮涌動,熱鬧非凡。
綠道叫響文昌鄉村游名聲
今天上午,三三兩兩,或步行,或騎行,雖然不是周末,八門灣綠道依然游客不斷。
記者漫步至霞場服務區時看到,在高大茂密椰子林的掩映下,有的游客在打臺球,有的坐在秋千上喝椰子汁、聊天,有的推起自行車準備繼續前行。服務區兩邊齊整的小攤上,擺放著飲料和各種熱帶水果。“從去年綠道建好之后生意一直都不錯。”小賣部的老板一邊給客人破開椰子,一邊笑呵呵地告訴記者,他的顧客島內外都有,甚至還有外國人。
“八門灣是體現我們文昌鄉村游發展的代表之作。”文昌市旅游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八門灣綠道把文昌的生態旅游鄉村游帶動起來了。文昌市以八門灣綠道為招牌,整合東路鎮鄉園農家樂、會文十八行村、文南老街、鋪前勝利街等鄉村旅游產品推出了多條鄉村游路線,通過游客的親身體驗和媒體的持續報道,打出了文昌鄉村游的名聲。而沿線的村民也在政府的扶持下,吃起了“旅游飯”。
龍頭農企探索發展模式
“唔,這雞蒸得剛剛好,香、甜!”4月2日上午,東路鎮龍泉鄉園休閑度假村里,文昌鄉村特色小吃美食品嘗會上,泰國“番客”云香蘭咬了一口由龍泉鄉園廚師制作的白斬文昌雞,滿意地點了點頭。
這家度假村是本屆鄉村旅游文化節的主要活動場所之一,由海南龍泉集團有限公司投資興建。
“這是文昌鄉村旅游的另一個拳頭品牌。”文昌市旅游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在龍泉鄉園的頭上有兩頂“國”字帽———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五星級園區。
“作為一家農企,投資建設鄉園,主要是想在現代觀光農業和生態農業方面做一些新探索,同時也期望通過鄉園帶動家鄉的生態游發展。”龍泉集團總裁邢益師告訴記者,從2011年1月20日開業至今,鄉園共接待游客18萬多人次,在自身賺錢的同時還幫助周邊文明生態村村民增加了收入。
邢益師將龍泉鄉園的發展目標定位為三個中心———鄉村旅游休閑中心、文昌雞文化宣傳中心、休閑會議中心。
挖掘本土文化內涵
今天上午,文昌市東郊鎮椰海村,笑聲陣陣、加油聲陣陣。鄉村旅游文化節的活動之一———鄉村趣味運動會在這里舉行,掰椰子皮、椰子保齡球、椰子糖大雜燴挑選、筷子夾乒乓球,喝椰子水等比賽項目一一上演,參賽者都是本地的村民。
這些比賽項目是與椰子相伴的東郊人平時就已熟練掌握的勞動技能,如今更是形成了一種旅游文化。
“發展鄉村旅游最重要的是結合當地特色,發展民俗文化旅游。”省長助理、省旅游委主任陸志遠在“兩節”期間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說,游客來享農家樂,不僅要讓他們摘農家菜吃農家飯,看農家風光,更重要的是讓他們住下來,這樣對增加農民收入,實現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意義特別重大。
據了解,目前文昌正依托初具雛形的航天文化、書法文化、海洋文化、飲食文化等文化資源的優勢,不斷挖掘和增加旅游產品的本土文化含量和提升文化產品的旅游功能。去年,文昌就在保留原有騎樓建筑風格的基礎上,挖掘地方特色將文南老街重新改造為一條南洋風情街。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