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1日上午,“慶祝海南建省25周年——2013全國百家網媒看海南”大型采訪活動的首站,來自全國各地的50多位編輯、記者來到海口中山路騎樓老街,對這個極具南洋風韻的歷史文化景點充滿了好奇和驚嘆。(南海網記者秦彥攝)
4月21日上午,“慶祝海南建省25周年——2013全國百家網媒看海南”大型采訪活動的首站,來自全國各地的50多位編輯、記者來到海口中山路騎樓老街,對這個極具南洋風韻的歷史文化景點充滿了好奇和驚嘆。(南海網記者秦彥攝)
4月21日上午,“慶祝海南建省25周年——2013全國百家網媒看海南”大型采訪活動的首站,來自全國各地的50多位編輯、記者來到海口中山路騎樓老街,對這個極具南洋風韻的歷史文化景點充滿了好奇和驚嘆。(南海網記者秦彥攝)
4月21日上午,“慶祝海南建省25周年——2013全國百家網媒看海南”大型采訪活動的首站,來自全國各地的50多位編輯、記者來到海口中山路騎樓老街,對這個極具南洋風韻的歷史文化景點充滿了好奇和驚嘆。(南海網記者秦彥攝)
4月21日上午,“慶祝海南建省25周年——2013全國百家網媒看海南”大型采訪活動的首站,來自全國各地的50多位編輯、記者來到海口中山路騎樓老街,對這個極具南洋風韻的歷史文化景點充滿了好奇和驚嘆。(南海網記者秦彥攝)
南海網海口4月21日消息(南海網記者劉嘉珮)4月21日上午,海口中山路騎樓老街格外熱鬧。這里是“慶祝海南建省25周年——2013全國百家網媒看海南”大型采訪活動的首站,來自全國各地的50多位編輯、記者對這個極具南洋風韻的歷史文化景點充滿了好奇和驚嘆。
中山路上刻在騎樓正面墻上的60多家老商號首先引起記者們注意。南強藥店、廣惠藥行、梁安記、尚易、中央銀行等老式牌匾修舊如舊,大多是建于清末民初的老建筑,是當時海口知名商號,它們的老主人多為海南知名華人華僑。
環球網中國頻道編輯李禾告訴記者,走進騎樓,好似走進海口的歷史。古舊的老字號、熱帶風情的百葉窗等南洋味兒撲面而來,好像回到民國時代。他平日就十分熱愛歷史建筑,這里真是絕妙的去處。他認為,很多古建筑經過歲月的風蝕已經殘破不堪,能保存下來已然不錯,而對其保持原味的修繕更實屬不易。
精美細致的門廊雕花、外墻廊柱紅白相間的“大亞酒店”、極具海南民俗文化特色的小店……記者們手中的相機拍照聲不絕于耳。許多記者紛紛拿出手機把騎樓美景分享到微博上,他們說,希望更多的朋友能關注騎樓,更希望他們能有機會親自到這里走上一遭。
在中山路附近的水巷口,海口南洋騎樓老街風貌展示館展出的清末明初的海口城區沙盤,栩栩如生地展現了百多年前海口城區風貌。據介紹,清咸豐年間(公元1858年),瓊州被辟為對外通商口岸,外國勢力入侵,在長堤路一帶建立領事館,老街建筑風格除東南亞風格,還深受西方建筑藝術的影響。
大江網的新聞總監邱虎笑著說道,一直了解的都是中原文化,沒想到海南的歷史也如此豐厚。在這里不但欣賞了美麗的建筑藝術,感受了南洋文化,還學到了很多知識,這一趟太值了。
早在2011年,海口騎樓建筑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與綜合整治項目已列入海南國際旅游島重點建設項目及海口市“十二五”重點建設項目,計劃對總面積約121.3公頃的老街區進行“修舊如舊”的保護與綜合整治。中山路騎樓老街是項目的第一站,還原騎樓的滄桑感十分逼真。
中國日報網攝影記者邢旭東說,海口騎樓拍出來太美了,這里沒有把歷史建筑直接推倒重建,而是保留了許多古舊、有特色的東西,運用古舊材料進行修繕,特別好。同樣,騎樓的整治對老百姓來說也是值得喜慶的事,如何在修整的同時不打擾百姓的生活同樣值得關注。
海口騎樓老街整治指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騎樓老街改造工程一直在加緊推進,目前正式開放的中山路整個街區長338米,修繕工作歷時四個月,沿街兩旁保存較為完整地騎樓建筑約81間,已成為海口集購物、旅游與形象展示為一體的重要歷史文化景點。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