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有網友發微博稱,海南三亞一家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落筆洞旁邊建起高爾夫球場,通往洞口的路口也砌起了高高的圍墻,三亞學院路口的落筆洞指示牌散落在地,煞是凄涼。該微博發出后,引起眾多網友關注和熱議。在文物遺址旁建高爾夫球場是否違規違法?有沒有相關的審批手續?建高爾夫球場是否有相關的限制?記者進行了調查。
高爾夫球場與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成“左鄰右舍”
記者日前來到位于三亞學院附近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落筆洞看到,前往三亞學院的路邊都修起了長長圍墻,但是在前往落筆洞的路口并未封死。該工地目前已經停工。在三亞學院辦公室大樓內,記者看到了有關該學院的規劃沙盤。據沙盤顯示,落筆洞西面、南面的規劃建筑為學生宿舍樓。
而在工地里面,記者看到施工方在落筆洞周邊放了防護網。工地盡頭已建起一個二層建筑物,有數輛貨車在工地盡頭正在拉土。居住在該工地附近的一名村民告訴記者,工地是春節過后開始建的,業主屬于三亞學院,建的是高爾夫球場,二層建筑物為發球區。
據了解,落筆洞遺址是迄今為止海南島發現最早的人類聚居場所,它的發現將海南省先民的居住歷史延長至一萬年左右,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厚的文化底蘊,同時也是研究海南新石器文化來源的重要歷史遺址,并有“北有周口店,南有落筆洞”之說。2001年,該遺址被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部門:高爾夫球場未經審批
針對此事,三亞學院校方回應稱,落筆洞為文保用地,約800畝,不能起建筑,并且,落筆洞周邊的三亞學院、三亞理工職業學院的校園建筑也限高。新建的建筑不在落筆洞保護區范圍內,而是位于學校的建筑用地,學校經過報審在建體育設施,設施遠離落筆洞,且中間有隔離網隔離,不存在對落筆洞保護區的破壞。至于是否建高爾夫球場,三亞學院校方只字未提。
三亞市國土環境資源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施工土地確實屬于三亞學院,面積大約有1000畝左右;建高爾夫球場要符合土地利用規劃、城市規定和高爾夫專項規劃等三個規定;同時建高爾夫球場也不得破壞耕地和生態環境等資源。另外,國家已經限制高爾夫球場的審批。
“三亞學院曾經說過要建高爾夫球場,但是并未進行書面上報,我們現在也無法確定他們建的是不是高爾夫球場,如果是,就違反了產業政策的相關規定。”三亞市國土環境資源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有關部門兩周前就對工地下發了責令停止施工的通知,并口頭對三亞學院有關負責人進行了建高爾夫球場的政策宣傳和教育。下一步有關部門將繼續研討和跟蹤事態發展。
記者從三亞市規劃局獲悉,三亞學院整塊地是在2010年審批的,但至于落筆洞旁邊這塊地是否是建高爾夫球場不清楚,也未得到該部門的審批。記者在早期規劃圖上看到,這塊地原始規劃是用來建C校區的。“落筆洞旁邊那塊地最開始設計是用來建C校區的,但至于現在建高爾夫球場肯定是沒有得到審批的。”三亞市規劃局建設規劃科有關負責人說,高爾夫球場是不能隨便建的,有一定的限制政策,也需要得到有關部門的審批。
建高爾夫球場究竟為哪般?
三亞市博物館館長孫建平說,落筆洞文化遺址的保護范圍為801畝,而建設的高爾夫球場的施工范圍在801畝的保護紅線范圍之外。
“雖然施工工地在落筆洞文化遺址保護范圍之外,但要求限制落筆洞西、南面的項目規劃,要求建筑物的顏色、施工技術上要與落筆洞文化遺址的環境相協調,同時也禁止建設高于3米的建筑物。”孫建平說。
記者了解到,三亞學院確實設有旅游學院高爾夫專業,目前有6個班,其中大一和大二各1個班,大三和大四各2個班,每個班有85人左右,總共約500人,但有學生否認建球場是給學生用,“我們目前每周有一節高爾夫球技實踐課程,就在學校里面一塊不大的高爾夫練習場練習,平時不對學生開放。”該學校一名學高爾夫專業的學生告訴記者,“我聽說過學校要建高爾夫球場,但肯定不是給學生教學用的,學校會用那么大的一塊地專門給我們用嗎?應該主要還是以對外營業為目的。”
三亞市規劃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本來是教學用途的用地是不能擅自更改為建高爾夫球場的,這是違反相關規定的。
記者鄭瑋娜、張永峰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