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丘浚墓修繕及環境整治工程中重要的一環地下遺址發掘工作正式開始。記者從施工現場了解到,本月8日已開始對丘浚墓享殿遺址進行發掘。市文物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擬建享堂遺址展示區,市民和游客今后可通過地面可視玻璃觀賞古代建筑風格。
牌坊地下有享堂建筑遺址
記者現場看到,丘浚墓牌坊及地下基座已全部清移,距牌坊地面不遠處,工人已開挖出一個長近20米、寬8米的發掘面。據現場進行技術指導的省文物考古專家郝思德表示,本次發掘為非正式的考古,因為2007年11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對丘浚墓園開展為期40天的考古發掘工作,就是為今天的丘浚墓園修繕保護提供科學依據。
市文物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當年考古隊員在丘浚墓上世紀80年代維修的“理學名臣”牌坊兩側經發掘,發現地伏和柱矗,考古隊員隨后將牌坊下的部分石板揭開,又發現兩個柱矗。“這樣一來,可以確定這里是一個坐南朝北的享堂建筑遺址,面闊五間,長約20米,進深三間,寬約8米。處于正中位置的明間,兩側是次間,最外側的兩間為梢間,主要存立祭祀石碑。”在確定大致方位后,通過對出土文物和地層的觀察,了解遺跡的埋藏情況,測定年代和建筑遺跡的具體位置,隨后,對原址進行了回填。
據專家介紹,享殿,又稱享堂,是古代朝拜祭祀的重要建筑。丘浚墓享殿建筑遺址所屬朝代為明清時期,因當年沒有發現與其年代相佐證的文物,所以暫不確定具體年代。該享堂遺址可能為某些原因倒塌后掩埋在地下,距地面0.8米左右。
遺址展示區將建玻璃保護棚
根據丘浚墓保護規劃,將以墓冢、神道中軸的兩側為保護核心區域,調整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保護文物本體和載體;在建設控制地帶內設立陳列館和展示館,充分體現儒學文化與丘浚學說和明代官員墓園構架與傳統紀念文化,將建成以丘浚事跡和精神展示為主題的開放式休閑文化公園,重點是丘浚墓地下享殿遺址的清理和復原、丘浚墓園環境特別是水環境的整治、以反映儒家文化、丘浚學說為主題的陳列館區的建設,以及丘公祠的修葺。
市文物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丘浚墓“理學名臣”牌坊將整體前移,享殿遺址經清理后,出于文物保護的需要,在原址擬建遺址展示區,通過建設玻璃保護棚,市民和游客可透過地面玻璃直觀地了解古代建筑的風格,充滿知識性和趣味性。
丘浚墓“文革”時曾被破壞
在發掘現場,記者見到了丘浚的第19代孫丘秋明。自1986年以來,他一直負責守護丘浚墓園。據他介紹,丘浚在京當官時,就委派下屬和族人在海南選墓地,之所以選中現秀英區水頭村,是看中這里“前有名塘,背有靠山”,五龍泉終年噴涌灌溉良田,而人站在崗丘高處,一覽無余。丘浚墓傍山而建,坐南朝北,面向京城皇帝,以示忠貞。
丘秋明稱,丘浚墓在“文革”時期被破壞,因墓室太堅固打不開,“造反派”用炸藥炸開。打開后發現,墓里有丘浚夫婦棺材兩口,撬開棺材當時可見棺內朝服還保存完好,其隨葬物品等有價值的文物均被人洗劫一空。
據悉,丘浚墓始建于1495年,于1994年成為海南省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本次丘浚墓修繕及環境整治工程受到省、市及秀英區各級政府重視,并得到當地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工程進展順利,一期工程預計今年6月底完工。(謝大強 吳彭保)
分享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