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海網記者隨船赴南沙海上日記(9):海上收釣享鮮魚湯
5月15日 星期三 天氣晴 有陣雨
北緯6度01分 東經110度48分
相信不少人看過《少年派奇幻漂流》,昨天傍晚和今天清晨,我也坐上捕撈小艇體驗了一把海上的“漂流”。
昨天下午6點多,我穿好救生衣,啃完3個早餐留下的饅頭。拿著攝像機,從補給船邊的懸梯爬下。別看從船舷到海面上捕撈小艇間的距離大概只有5、6米,但是很難使上力,我一步一步地爬下懸梯,小艇隨著海面上的波浪不斷上下起伏著。萬一踩不準,很可能扭到腳或者摔倒在小艇上,要么就會跌到海里。還好,我順利爬到了小艇。
接著,海南電視臺的記者王維也來到了小艇。一切準備就緒后,小艇很快就出發了。
夕陽就像是不愿回家的調皮孩子,躲在云層里,往海面撒下點點金光。我們的小艇在落日的余暉中,開始往海里放釣勾。我和王維也分別找著不同的角度開始拍攝、采訪,沒想到補給船上穩如平地,小艇上卻十分搖晃。4位補給船上來到捕撈小艇的船員卻如履平地般,仿佛絲毫不受影響。
“哈哈,這有什么,我們365天最少一半時間是在海上過的,早都習慣了。但你們要小心啊,不要掉到海里了。”船員笑著說。
兩個多小時過去了,船員們放釣結束了,我的采訪也結束了,迎面吹來了微微海風,但我還是滿身大汗。
今天清晨5點50分,我定的鬧鐘響了,趕緊從床上爬起來,揉揉朦朧的雙眼,幾分鐘內刷牙、洗臉,帶好采訪設備,跟著船員們去收釣咯。
經過了昨天一下一上船邊的懸梯,這次再爬,沒有感覺那么緊張。小艇緩緩駛離了補給船,向昨天的放釣位置出發。
來到了收釣地點,船員們熟練地開始收釣。“哎呀,這條紅魚大。”船員把釣起的紅魚展示給我看,初次見到從海里釣上的紅魚,我興奮地拍著。
看著釣上的各種魚類,還有釣上的海星,我有一種難以言喻的興奮,有些手舞足蹈。“小心點啊,我們要過浪了。”駕駛小艇的船員大聲提醒我。“嘩啦”一下,小艇“跳”過了一個浪頭。
“看,前面有海豚。”我和王維顫顫巍巍地從小艇尾部走了過去,站在小艇前頭拍著。好多條海豚在海里游著,時不時躍出海面,這還是我第一次在大海里近距離觀賞它們。
經過一段時間的拍攝,我和王維的素材基本采集完了,太陽在不知不覺中從云層“竄”了出來。盡管小艇上有一塊黑色的遮陽幔布,但毒辣的陽光還是讓我們汗流浹背。
“好熱啊,高鵬,你帶水了么?”王維問我。我用衣袖擦了擦臉上的汗說,“我只帶了一瓶,一人一半吧。”這時候,我才切身體會到淡水在茫茫大海中的重要。
一位從補給船上偷著下小艇的船員這時從釣到的魚中挑了4條,開始挖魚鰓、刮魚鱗、去魚尾、洗魚肉,給大家烹制魚湯。十多分鐘后,熱熱的魚湯出鍋了。我喝上一碗,十分鮮甜,魚肉細膩,在大海中喝鮮魚湯讓我們大呼過癮。
過了一會,船員們的收釣工作也基本結束了,他們這才有空擦擦滿身的汗,喝一大口水,他們黝黑的皮膚、有力的臂膀,無不顯示他們是優秀的“弄潮兒”。
(南海網特派記者 高鵬 在5月15日15時50分記于南沙瓊三亞F8138補給船)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谑薪鸨P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