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海網三亞6月11日消息(南海網實習記者毛亞晶)6月12日是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作為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流傳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端午節當天,人們會以吃粽子、賽龍舟等方式來進行慶祝。三亞市民端午節怎樣過?10日,記者就三亞端午節習俗一事進行走訪,了解到在這一天,三亞市民除了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草等傳統做法以外,還會以洗龍水、洗草藥澡的方式歡慶這一傳統佳節。
外地打工回家團聚過端午
端午節的由來以源于紀念屈原的傳說流傳最廣。群眾普遍認同,端午節最受歡迎的食物為粽子。粽子古稱“角黍”,傳說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發明的,汩羅江邊的漁夫們,裹了粽子,投入江中,以平息江中的蛟龍,怕它將屈原的尸體吃掉。
10日上午,記者在海南三亞群眾街看到,雖說離端午節還有兩天,但街面上的家家戶戶都在包粽子迎接佳節的到來。
家住三亞的符奶奶這幾天最為開心。因為她的兒子、兒媳、孫子、孫女一家人都圍在她的身邊,與她一起包著粽子。“一到端午節,家人會在一起,殺雞、殺鴨、吃上自己包的粽子,非常開心。”符奶奶告訴記者,每年的端午節她都很開心,外出工作的孫女、孫子都能夠回家,一家人又能團聚。
端午節還有一項最重要的活動是龍舟競賽,比賽的隊伍在熱烈的鼓聲中劃著他們多彩的龍舟前進。傳說,賽龍舟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同時,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相傳之后,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
洗龍水得“龍神”保護 洗草藥澡健體強身
三亞民間過端午節的習俗,除了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草等傳統做法,還由于地處熱帶和海邊,也有自己鮮明的地域特點,那便是洗龍水和洗草藥澡。
洗龍水,也是三亞最有地方特色的古老習俗了。三亞面朝大海,老百姓們也認為屈原先生投江后便當上了龍神,這一天大人們便會帶著孩子到水邊洗澡,他們相信,經過“龍水”洗浴的孩子會得到龍神的保護,保佑這一年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在民間一直流傳著一種說法。早上洗龍頭、中午洗龍身、晚上洗龍尾。洗了龍水澡就會驅魔辟邪,得到龍神的保護。”三亞的劉先生告訴記者,端午節當天,三亞的海邊會格外熱鬧,大家都會去洗龍水澡,萬人共泳的場面也十分壯觀。
而洗草藥澡則是為一些小孩子和一些不方便到海邊洗澡的人準備的,準備幾種清熱、消炎的草藥一起煮了藥水,用它來洗澡、沐浴,這種草藥一般是雞屎藤、百日紅、艾草、菖蒲、燈籠草等,據說洗這種藥水也可以健體強身。
黃先生是一位地道的三亞人,據他介紹,他7歲以前,媽媽會在端午節這一天,燒艾草水,給他洗澡。“小時候不能和大人們一起去海邊洗龍水澡,所以,父母就會在家里面給我洗,說這樣就不會長熱瘡熱痱,可以強身健體。”
據了解,端午節人們多數會在這一天回祖宅祭祖、向父母請安、一家人一起,吃粽子、看龍舟賽、龍水嬉戲,開開心心地度過這一重要的節日。
市民包粽子(實習生毛亞晶攝)
市民包粽子(實習生毛亞晶攝)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