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海網三亞6月17日消息(南海網記者鄧松)6月16日傍晚,一只受傷的海豚在三亞大東海擱淺。許多市民和游客在漁政人員趕來之前紛紛抱起海豚合影。6月16日晚,海豚被漁政人員救起后終因失血過多而死。
據目擊者何先生介紹,6月16日天黑前,他發現許多游泳的人圍著幾名救生員要求和海豚合影。“當時看著還是活的,但是也已經奄奄一息了,為什么擱淺我也不知道。”
據三亞市海洋與漁業局漁政處一名參與救助的工作人員丁先生介紹,16日18時30分接到電話后,當天19時左右便趕到現場。“我們趕到的時候,救生員已經圍著海豚不讓人靠近了。”丁先生告訴南海網記者,由于天色已黑,無法觀察海豚的傷情。現場也沒有專業的救治人員,于是只能求助于海南省水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
由于海南省水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并不設立在三亞,前來救治海豚需要較長時間。為了確保海豚在專業救治人員趕來前能夠得到較好的看護,當晚9點鐘左右,海豚被送往三亞海螺姑娘的海水池。“海螺姑娘也有工作人員從事水生物研究,就希望在救護中心人到來之前看看能不能治好。”丁先生稱,由于海螺姑娘的研究人員也非專業人士,17日凌晨,他便接到研究人員的報告稱,海豚已經死亡。
17日上午,海南省水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及三亞漁政處工作人員趕至海螺姑娘,經過仔細檢查發現,海豚尾鰭部位有一處傷口,死因為失血過多。丁先生稱,“救護中心的工作人員分析認為,這只海豚或因在海中被漁船撞傷后才擱淺。”確認死因后,工作人員將海豚的尸體進行了掩埋。
據三亞市漁政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海豚擱淺大多是外力所致,從往年發生情況來看,大多數擱淺的海豚此前在海中遭受到漁船撞擊,如果不能第一時間得到專業的救治,海豚存活的希望渺茫。
新聞鏈接:三亞尚無專業水生野生動物救護機構
據了解,目前三亞尚無專業的水生野生動物救護機構,每次發現鯨魚、海豚、海龜等水生野生動物擱淺、受傷,均要向設立在瓊海、陵水等地的專業救助站求助。
2013年5月21日,一只海豚在三亞海棠灣海域擱淺,從發現海豚到救護人員趕至現場花費5個小時,這頭海豚最終因為在等候救治的過程中,因為救護不當致使嗆水而死亡。
2013年6月16日,一只受傷的海豚在三亞大東海等候救治過程中,被眾人抬出水面拍照留言。由于得不到及時的救治,這只海豚終因失血過多而死。
網友6月16日拍攝海豚被救助時的照片。
此前報道:【高清:三亞市民游客將擱淺海豚抬出水面合影 】 】
2013年6月16日下午6時許,有市民在海南省三亞市大東海海域上發現一頭擱淺的海豚,隨后撥打相關部門的電話求助。而就在等待專業的救援人員到達的過程中,一些正在海面上游泳的游客和市民聞訊而來,紛紛拿出手機拍攝這頭受傷的海豚,更有甚者,不停地要求救生人員將已經奄奄一息的海豚抬出水面與之合影。對此,一位路過的老漁民稱,這些做法非常不妥,海豚很容易嗆水而導致死亡。
據悉,2013年5月21日,三亞海棠灣海域一擱淺的海豚被救起,雖然現場市民傾力保護海豚等待救援人員到達,但該海豚在被送往救助站途中死亡。據海南野生水生動物保護救助站工作人員表示,海豚死亡的直接原因為救護不當嗆水至其肺功能衰竭死亡。圖為2013年6月16日,海南三亞大東海海灘附近,與擱淺海豚合影的游客和市民。
據該救助站工作人員表示,如遇發生海豚或其他哺乳類海洋生物擱淺,應給予一定的護理,等待專業救助人員到場。首先應將其抬出水面,用濕毛巾蓋住海豚的身體,每隔2分鐘淋一次水,以避免皮膚干燥脫水。由于海豚屬于哺乳類動物,用肺呼吸,所以不能使水或雜物進入其呼吸孔,以免發生嗆水。同時應給其遮陽以避免陽光直射,否則導致脫水將很難治療,并第一時間聯系當地的漁政部門。圖為2013年6月16日,海南三亞大東海海灘附近,與擱淺海豚合影的游客和市民。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