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國內外輿論高度關注旅游文明,此起彼伏的倡議聲不絕于耳,對旅游中不文明行為的曝光和批判力度,一浪蓋過一浪,全民討論、反省的輿論氛圍正在形成,對于海南來說,這是件好事,也是個契機。海南應緊抓這一契機,在更多領域、更大范圍、更深層次掀起爭創旅游文明模范的“風暴”,廣泛動員社會各界樹立旅游文明新風、橫掃不文明陋習,以敢為天下先的勇氣,把國際旅游島建設成旅游文明的全國典范。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旅游文明是國際旅游島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構件。文明的旅游環境和氛圍,對國際旅游島建設關系極大。去年,海南就曾因三亞一些經營者宰客的不文明行為付出過慘重的代價。
整治規范旅游市場秩序、搞好旅游標準化服務,對于海南建成旅游文明的全國典范具有積極意義。前段時間,海南充分發揮法律懲戒、政府引導、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的作用,整治了一批旅游市場違法違規行為;通過簽訂責任狀限漲,規范旅游價格秩序;制定了旅游團隊餐新餐飲標準、旅游購物點質量等級標準等;出版了《海南國際旅游島旅游法律總覽》等書籍……這些工作卓有成效,但旅游市場中的不文明行為隨時可能死灰復燃。作為旅游媒介,旅游業是聯系旅游主體和客體的紐帶,規范和整治旅游市場一刻都不能停,只有著力做好“軟件”的提升,才能通過一流的服務,讓廣大游客乘興而來,盡興而返。
海南作為旅游大省,光提升“軟件”還不夠,還要做好“硬件”配套工作。旅游資源、旅游設施、旅游環境等旅游客體就是“硬件”,“硬件”配套完善與否直接影響著游客的體驗。只有打造一流的環境、設施,才可能避免破窗效應的發生。這需要我們按照國際標準來完善配套服務設施,如完善好殘疾人便利設施等細節;從人性化角度加強和創新旅游環境的保護和管理,全面做好旅游客體的文明工作。
然而,旅游客體的文明最終是要促進旅游主體的文明,而做好人的“升華”則是關鍵所在。海南南來北往的游客眾多,素質難免參差不齊,對海南而言,推動旅游文明的主體是人,難點也是人。旅游中空間上的異地性和時間上的暫時性,極易誘發游客道德滑坡、公共空間責任意識淡化和自我約束的放松。因此,做好人的“升華”,我們除了要加強基本的法律和道德教育外,更要加強公民教育,培育具有公共意識、責任意識和文明意識的現代公民。
放眼省外,無論是新加坡重罰下的旅游文明,還是武漢市重獎下的旅游文明,都有其可借鑒之處。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在博采眾長的基礎上大膽創新,探索出旅游文明的“海南經驗”,從而建設更加美麗的度假天堂和幸福家園,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谑薪鸨P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