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記者日前從海南省有關部門了解到,隨著海南和臺灣兩地的交流活動日益頻繁,赴臺旅游需求的逐步增加,目前海南已經啟動了向國家申請個人赴臺自由行試點城市的工作。
個人赴臺游城市第三批名單公布
國家旅游局局長邵琪偉在今年6月的第五屆海峽論壇大會上宣布,經兩岸協商,新開放大陸13個城市為第三批大陸居民赴臺“個人游”試點城市。
新開放的13個城市為:沈陽、鄭州、武漢、蘇州、寧波、青島、石家莊、長春、合肥、長沙、南寧、昆明和泉州。其中沈陽、鄭州、武漢、蘇州、寧波、青島等6個城市于6月28日正式啟動;石家莊、長春、合肥、長沙、南寧、昆明和泉州等7個城市于8月28日正式啟動。
邵琪偉也同時宣布,大陸方面將增加大陸居民赴臺旅游的組團社。
近5年來,大陸已先后分三批開放了31個省(區、市)赴臺團隊旅游,試點啟動了北京、上海、廈門等13個城市居民赴臺個人游和海西地區20個城市居民赴金馬澎地區個人游;大陸赴臺旅游組團社已經增至216家,赴臺旅游人數從2008年的5.5萬人次增加到2012年的197萬人次,年均增長105%,累計赴臺旅游人數達到580萬人次,約占同期赴臺交流總人數的78%,旅游已成為大陸居民赴臺交流的主渠道。
臺灣自由行開放城市全部名單:北京、上海、廈門、天津、南京、重慶、成都、廣州、杭州、深圳、福州、濟南、西安、武漢、寧波、青島、沈陽、鄭州、蘇州、長春、石家莊、昆明、南寧、長沙、合肥、泉州。共26個城市。
記者發現,這26個城市當中,并沒有海口的名字,這引起了海南各界的關注。個人赴臺游城市有沒有評選標準?
游客總量和旅游消費能力是主要參考指標
目前,海南暫未開放臺灣自由行。對于赴臺“個人游”試點城市的評選標準,不少業內人士覺得,一個城市的發展水平和當地居民的旅游消費能力應該是主要參考指標之一。
海南省相關部門一名負責人認為,海南當地居民的旅游消費能力和赴臺自由行市場相對沈陽、鄭州、武漢、蘇州等新開放試點城市來說,還并不能勝出。“在挑選個人赴臺游入選城市時,不僅考量這個城市的經濟指標,更要綜合多方面因素,其中自由行旅游市場能力是一個重要的參考依據。”
不少媒體認為,這一撥選擇試點城市的原則仍以與臺灣互動頻繁的大城市為主。“確定赴臺個人游試點城市,要綜合考慮赴臺游組團的整體狀況、赴臺游的總人數、組團赴臺游的質量等多方面因素。”一些業內人士認為,這次海南沒有列進去,雖然有點遺憾,但隨著海南和臺灣兩地的交流活動日益頻繁,赴臺旅游需求的逐步增加,開放的時間應該不會很久。
除了經濟原因,在海南省旅游部門一名負責人看來,海南未能入選臺灣自由行開放城市還有一個原因在于,“海南的人口基數比較小,赴臺游客總量不及其他省份,因此目前還未到開放赴臺自由行的程度。”
日漸親密的“姊妹島”
海南和臺灣同作為祖國的兩大寶島,地理位置相同,距離甚近,氣候文化也是相似。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對臺工作,海南省第六次黨代會更是明確提出,要“加強同臺灣的交流合作,加快推進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建設。”
瓊臺關系的良好發展一直是海南對外戰略的重點建設目標。去年起臺灣統一集團、新天地等大企業于海口落地,海南省律師協會組織以廖向琦為團長的代表團一行20人應臺灣地區臺北律師公會的邀請赴臺進行為8天的考察與交流活動,去年十二月60多位海峽兩岸詩人齊聚海口,瓊臺文化交流日益深入。瓊臺兩島旅游業合作也逐步進入深層次階段,臺灣入境游客達到17.77萬人次,增長了68.63%。
同時,海南也正在建設一系列新的兩岸少數民族交流基地。海南省保亭黎族自治縣位于海南島中部五指山麓,是目前大陸6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中唯一以少數民族文化為主題的交流基地。近年來,瓊臺少數民族文化交流日益頻繁,保亭的民族節慶品牌活動“嬉水節”吸引了臺灣少數民族同胞來“省親”“聯歡”;保亭“七仙女選美”也走進臺灣,并在當地形成知名度。
海南省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傅少強說,“在保亭六弓鄉的新農村建設中,就有臺灣園林企業的參與。”他介紹,在從縣城保城鎮到三道鎮的兩岸交流黃金線路上,已設立了3個海峽兩岸民族友好鄉鎮,另外還將打造三個海峽兩岸民族友好村,用來對接來瓊的臺灣部落同胞。
業內人士認為,海口若開放赴臺自由行,不僅僅是促進海南人臺灣游的有效手段,更是加強瓊臺文化貿易等多方面交流的基礎和保障。
海南人民赴臺愿望日益強烈
在“自由行”政策頒布之前,大陸旅客赴臺游的唯一方法就是團體游,在海南有資格開通臺灣游的旅行社屈指可數。截止今年八月,海南可組織“赴臺游”的旅行社總數僅僅5家。途徑的單一讓本來相距甚近的臺灣變成了海南人民心中的海平線。
據了解,申請辦理赴臺通行證則需要申請人攜帶本人戶口本、居民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必須在戶口地辦理,旅行社出具加蓋旅行社財務章的正式發票原件及復印件,填寫“居民往來臺灣地區申請表”并由本人簽字等復雜手續。
而隨著海南近幾年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內地人到海南工作定居,非海南戶籍迫使他們不能從海南直赴臺灣,而必須回到原戶籍所在地才可以辦理赴臺證。
許多渴望赴臺旅游的旅客對這復雜的手續望而卻步。“海南人民并非不愿意游臺,只是目前手續太過麻煩。”一家旅行社的負責人說。
其實,早在2008年,海南還沒有開通臺灣游的時候,就有不少借道廣東奔赴臺灣的游客。據旅行社表示,自開通臺灣線以來,每年赴臺人數都有明顯增幅,其中老年人居多。
這幾家旅行社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雖然海南人民赴臺游愿望日益強烈,但目前臺灣游一般以行程在8天以上的環島游為主,雖然能飽覽寶島風光,但行程過于緊湊,游客往往容易感到疲憊。同時,每次團隊人數也有限制,導致很多報名的游客不能及時赴臺而取消預約。
因為目前仍有著許多限制,不僅年輕人,一些有親戚朋友在臺灣、參加旅游團的老年人也希望能早日開通臺灣自由行。
“如果臺灣自由行在海南開通,讓赴臺旅游交流不再困難,可以讓更多的海南人民進行臺灣‘深度游’,更深入地感受臺灣風土人情。”旅行社的負責人說。
如果到時赴臺個人游開放是否會對海南旅行社赴臺游經營造成一定壓力?不少旅行社表示,不可否認的是,赴臺組團游或受到一定影響,但畢竟赴臺個人游成本相對團隊游較高,旅行社仍將通過赴臺自由行產品來分市場一杯羹。
海南赴臺自由行試點城市工作已經啟動
今年上半年,臺灣赴海南過夜游客達7.57萬人次,首次超過連續數年位居榜首的俄羅斯,成為海南最大入境游客源地。
在大量臺灣人民踏上海南的同時,海南本地居民也在紛紛“走進”臺灣。
據了解,自海南赴臺旅游開通以來,一直受到省內游客的歡迎,而臺灣團團費的報價已經從當初的萬元8日環島游下降到眼下的幾千元,赴臺游已經日趨平民化。
目前,臺灣與海南兩地經濟社會等領域的交流合作頻繁,直航航班大幅增加,雙方的旅游行業一直在積極合作。這幾年,臺灣在休閑旅游方面做得非常出色,許多海南商務團體活動,也會選擇到臺灣。
隨著臺灣與海南兩地的交流活動的日益頻繁,赴臺旅游需求的逐步增加。據了解,目前海南已經啟動向國家申請赴臺自由行試點城市的工作。
“我認為海南和臺灣旅游合作有很好的前景,個人赴臺游開放后對商務旅游也更有利。”一家旅行社的負責人認為,這將使海南與臺灣兩地的經貿、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交流更加密切。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