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溝橋欄桿上的石獅子與月亮相映成景(9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陳曄華攝
9月19日在江蘇省睢寧縣一橋頭拍攝的明月。新華社發(洪星攝)
9月19日,中秋佳節。繼前年、去年“十五的月亮十五圓”之后,今年的“中秋月”依然是“十五圓”。天文專家表示,在往后的幾年中,中秋最圓月都不會出現在農歷八月十五了,下次滿月中秋節要到2021年。
月亮是一個特殊的天體,從地球上觀看,月亮的“表情”非常豐富,自古以來就給了人們無限的遐想空間。月亮,尤其是圓月已成為國人寄托情思的一大重要載體。
9月19日,一名演員扮演的“嫦娥”迎著月亮翩翩起舞。在山東臺兒莊古城西城門的南城墻上高掛著一個直徑5米的人造月亮,與天上的月亮遙相呼應。新華社 高啟民攝
9月19日,在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一莊園,雕塑“德國葡萄酒大師諾博”在舉杯邀明月。新華社發(李宗憲攝)
9月19日晚,幾匹駿馬在圓月高懸的新疆巴里坤大草原上吃草。新華社記者羅曉光攝
9月19日晚,在廣西柳州市上空,一盞孔明燈在中秋圓月前飛過。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攝
明月與盧溝橋附近人們放的夜風箏相映成景。新華社記者陳曄華攝
“月亮圓缺變化一周為一個‘朔望月’,周期是29.5天,這個周期中月亮最圓的那天稱‘望日’,也叫‘滿月’。”我國天文教育專家趙之珩介紹,只有當月亮與太陽的經度相差180度時,從地球上看,月亮與太陽處在正好相對位置的時刻,才能看到圓月。但是,月亮圍繞地球運行的軌道是一個橢圓,時近時遠,根據萬有引力定律,近時走得快一些,遠時走得慢一些。“由于月亮轉動的‘步伐’有快有慢,因此每個月的‘望日’時間也有差異,農歷十四、十五、十六或十七都有可能,其中,以農歷十五、十六居多,而兩者中又以農歷十六為最多。”
9月19日,在江蘇盱眙縣上空,一架飛機“穿越”圓月。新華社發(周海軍攝)
9月19日在北京拍攝的圓月。新華社記者何俊昌攝
9月19日晚,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拍攝的月上枝頭。新華社記者彭昭之攝
趙之珩說,月亮是不是最圓,這對公眾賞月并沒有太大影響。農歷十五和十六,人們都可以欣賞到明亮的中秋月,如果人們用肉眼細觀月亮,可以看到月亮表面有些地方較明亮,有些地方較暗淡。這明暗交錯的圖案,給人以豐富的想象空間。
趙之珩表示,錯過今年中秋最圓月,下次滿月中秋節就要等到2021年了。而在這之前的7年中秋,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有5次,分別是2014年、2015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十七圓”有2次,分別是2016和2017年。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