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保護優先
眾所周知,即將開建的中線、橫線高速公路將穿越中部山區,如何處理好公路建設與生態保護的關系已現實擺在我們面前。
“中部山區是我省生態核心區,在項目建設中,應按‘生態優先’的設計理念,結合國際旅游島建設目標,盡最大努力保護中部生態環境。”省社會主義學院院長、省公路勘察設計院院長、研究員施耀忠說。
省交通運輸廳規劃處有關負責人介紹說,本著建設“生態路、環保路、景觀路、安全路”的原則,公路設計部門順應原有的地勢地貌開展公路設計,做到宜橋則橋,宜隧則隧,在跨越生態敏感區時適當增加橋隧比,盡量減少對原地形地貌的破壞,保護中部生態。如中線高速公路橋隧占路線長度的37.5%,橫線高速公路橋隧占路線總長的19.1%。同時,選線遵循“不擾為上,利用為本”的原則,在路線設計時,盡量沿山腳布線,少占農田,節約耕地。避免深填高挖,減少對原生態系統的擾動和破壞,減少用地規模,集約利用土地。
省交通運輸廳負責人表示,在高速公路建設中加強生態保護是交通部門的職責所在。在項目建設中,會嚴格落實工程設計與人文景觀設計、工程施工與自然景觀保護、工程竣工與生態景觀恢復“三同步”,盡可能將高速公路建設對環境的影響降至最小。
施耀忠說,在項目建設中推行施工標準化,注重工后恢復,嚴格保護生態環境,是確保公路建設與生態保護和諧統一的重要舉措。
高速路上享美景
未來的“一縱一橫”兩條高速公路猶如兩條珠鏈,將沿線散落的自然和人文景點串聯在一起,將成為展示海南島中部及中南部自然風光、民俗文化的通道。
省交通運輸廳規劃處有關負責人稱,擬建的中、橫線高速公路設計凸顯人性化理念,高速公路將設置若干個觀景臺、停車區和服務區,為自駕車游客提供人性化服務。
為體現“以人為本、開放包容”的設計理念,中線高速公路結合沿線人文自然分布特點,共設置瓊中、樂東等兩處服務區和毛陽、抱倫等兩處停車區,設置鸚哥嶺、五指山、昌化江等多處觀景臺;橫線高速公路共設置東太、陽江、大成等3處服務區和萬泉河、藍洋森林公園等2處觀景臺,供駕乘人員休憩、觀景,欣賞沿途美麗的自然景觀。項目還將結合沿線民族、人文特點,在合適位置將風土鄉情融入支線,附屬設施人性化設計,以增添高速公路的文化內涵。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