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演藝《三亞千古情》打造文化盛宴 海南文化旅游版圖擴容
開欄的話: 國慶黃金周期間,萬千游客紛至沓來,為海南之美駐足流連。本報今起推出“游客眼中美海南”專欄,從人文、民俗、鄉村、大海、雨林等方面,真實記錄廣大游客眼中的海南之美,敬請關注。
在《三亞千古情》演出中,演員在劇場上空演繹水中暢游嬉戲的場景。
本報記者 武威攝
-本報記者黃媛艷
“演出太震撼了!”今晚,走出三亞千古情大劇院的觀演廳,來自北京的游客劉朝陽臉上掛著滿意的笑容。
倏然而至的印度飛毯、傾瀉而下的巨大水幕、驚濤駭浪的浪花翻滾、美輪美奐的舞美設計、驚心動魄的雜技演藝……“這是一場頂尖科技與人文之美巧妙融合的演出,無論從視覺感受還是演出效果來看,它都是一場值得欣賞的三亞文化‘大片’。”劉朝陽說。
如何豐富千萬名像劉朝陽一樣的游客的旅游夜生活?如何化解三亞旅游“白天看海、晚上睡覺”的尷尬?近十年來,三亞一直致力于發展文化旅游,尋找城市的根和魂,用市場的方式為游客打造文化的饕餮盛宴,講述三亞萬年歷史和文化的《三亞千古情》就是鹿城文化旅游版圖中的一位新成員。
“這場演出里不僅有三亞本土文化的體現,也展示了三亞現代發展的成就和未來發展的方向,融入了民族特色、當地文化的項目特別為三亞旅游加分。”劉朝陽開始興奮地向記者講述他的觀后感,穿著黎族服飾的演員跳起的竹竿舞很有特色,黎錦和苗繡的展示巧妙不突兀,《鹿回頭》一幕娓娓講述了三亞被譽為“鹿城”的緣由,《落筆洞》一幕細膩地引導游客去追尋三亞的人文起源……
“沙是海洋的重要組成部分,有鮮明的地域感;沙也是歷史的塵埃,有歷史的滄桑感。以沙為介質,傳神地展現了三亞濱海旅游度假城市的特質。”劉朝陽說,無論是亞龍灣還是海棠灣,三亞并不缺現代化的旅游設施,唯獨缺少一點文化氣息。《三亞千古情》等文化旅游項目的出現,加深了游客對三亞旅游的印象,為游客打開了一扇了解三亞文化和歷史的窗口,引導游客盡情去探尋三亞城市的無窮魅力。
拉著妻子的手漫步在三亞千古情的園區內,苗族繡紡的表演、黎族八音隊的吹奏、黎村苗寨的靜態展示……劉朝陽又一次被三亞獨特城市文化的魅力所吸引,靜靜地駐足欣賞。(本報三亞10月1日電)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谑薪鸨P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