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丘浚墓保護工程的展館、廣場基本完工。本報記者李漢仁攝
丘浚墓修繕和環境整治工程于去年10月30日開工以來,工程進展順利。記者近日從市文物局了解到,目前整個修繕和環境整治工程基本完工,力爭今年10月份竣工并交付使用,11月份對市民開放。此外,今年底前,沉寂了7年的秀英炮臺也將對市民開放。
三大國保單位修繕進展順利
在丘浚墓文物保護工程施工現場,伴隨著刺耳的石鋸切割的聲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丘浚墓內文化遺產保護開發的場景,墓園區內幾位工人正在為石頭雕琢花樣,而以丘浚墓為中心的周圍土地都已經挖掘翻新,一棵棵景觀樹已經矗立在土地上,雖然看上去還不成規模,略有些稀疏,但映襯著墓園內的古墓以及古老的石獅等,相信建成后將別有一番景象。
2010年7月18日,時任省長羅保銘視察海瑞墓時指出,海口市要將海瑞墓、五公祠、丘浚墓按照國家5A級景區標準建設,加大投入,整治周邊環境,創新文物展示方式。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我市文物遺產的保護利用工作,將海瑞墓、五公祠、丘浚墓保護項目列入重點項目,進行修繕和提升擴建。
打造歷史人文體驗之旅
海口市文物眾多,經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僅登記的不可移動的文物就有1560處,占全省不可移動文物總量的三分之一。在125處文物保護單位中,對外開放的國保單位有海瑞墓、五公祠、丘浚故居、中共瓊崖第一次代表大會舊址和李碩勛烈士紀念亭。
據悉,在“十二五”規劃中,我市提出將文物保護事業提升到一個戰略高度,以文化促進全市旅游發展。未來5年內,將我市現有的各級文物保護單位、重要文物景點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以表現歷史名人、建筑藝術、歷史事件、傳統民俗和工藝等進行歸類,按類別進行規劃建設,開發打造的精品文化旅游線路有韻味海口———歷史人文體驗之旅。以“故事海口”、“民俗海口”、“名人海口”、“藝術海口”等重點主題打造獨具海口特色的文化旅游吸引物,成為海南國際旅游島的文化旅游地標。此外,將全市范圍內對外開放的各級文物保護單位進行整體形象設計,完善基礎服務設施。以品牌效應帶動相關文化產業圈初步形成。
海口以文物數量多、覆蓋范圍廣和保護級別高而成為我省文物工作的重點地區。市旅游委總規劃師石向榮建議,我市旅游品牌推廣應以忠廉文化為主,以丘浚墓、海瑞墓等作為重點,打造全國唯一的以忠廉文化為中心的旅游基地,整合旅游景區,豐富景區文化內涵,推進旅游線路發展。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