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法采砂船甲板上配有12根抽砂管。
執法人員發現的一處海灘采砂點。本版圖片均由通訊員 路帆 攝
被查獲的26艘采砂船拋錨,等候處理。
制圖/張昕
■ 本報記者 況昌勛 通訊員 路帆
核心提示
這是一場“貓抓老鼠”的“戰斗”。
非法采砂船,猶如“耗子”一般,無序、瘋狂地偷食海南海砂。
盜采海砂破壞海洋環境的現象令人觸目驚心———海底被挖出一個個窟窿,岸上沙灘向海里坍塌,海岸線正在縮減后退,海上砂島被步步蠶食……
雖然我省不斷加大打擊力度,但海砂存在著巨大的市場需求,在利益驅使下,采砂船屢禁不止,漸成“規模”。
然而,我省對盜挖海砂的圍堵卻面臨諸多尷尬。如何有效打擊盜采海砂?如何合理開采利用海砂?這兩個問題同時擺在我們面前。
1 狂
盜挖海砂
1平方海里30艘船
海口三亞陵水文昌儋州臨高等海域
成為多發區
10月12日下午,兩艘60多米長,千噸級的船只,從廣東駛來,進入文昌市鋪前鎮海域后,拋錨。
不久,船員將船頭的巨大抽砂泵丟入海中。頓時,周邊海水翻滾。而在海底,海砂隨著攪拌,被吸進抽砂管,進入船艙中。混合的海水,再排入大海。速度之快,令人咋舌,不到兩個小時就能采滿一船,大約1000立方米。
近年來,瓊州海峽靠近海口、文昌一帶海域,變成采砂者的“天下”,每天采砂船駛入,采滿海砂后即返回。而這片海域并非是合法采砂區域。
上述兩艘千噸級的采砂船,就在12日當日被中國海監南海總局與中國海監海南省總隊聯合執法查獲。
采砂船船員稱,他們來自廣東徐聞,每天來文昌海域采砂一次,采滿砂后,返回徐聞銷售。“沒有辦理采礦證、海域使用證,也沒有海洋環境保護措施。”
一個月前的9月12日清晨,天還未全亮,在靠近洋浦的海域上,也上演了一場“采砂大戰”。
凌晨5時,幾艘抽砂船從岸邊陸續駛向位于洋浦附近的海域,不到1個小時,這里就集中了30艘船。這些抽砂船集中在不到1平方海里的范圍內作業。遠遠就能看見周邊海域海水一片渾濁。
靠近一看,采砂船猶如一只龐大的八爪魚,甲板上配有12根口徑約20厘米的抽砂管,每根管接著一臺300馬力的大型水泵。每艘船12根抽砂管同時伸入海底作業,隨著機器轟鳴,不到1個小時就可以采到500立方米海砂。這片海域也并非合法采砂區域。
據悉,從今年7月開始,就有數十艘非法采砂船在此采砂,估計每天有近1萬立方米的海砂從這片海域海底抽出。今年八九月,海監部門曾兩次在洋浦執法,先后查獲58艘次非法采砂船。
中國海監海南省總隊副總隊長李洪瀾說,近年來,海南海域的盜采海砂開始“抬頭”,海口、三亞、陵水、文昌、儋州、臨高、澄邁等海域多次發現嚴重盜挖海砂現象。今年以來,中國海監海南省總隊共打擊盜采海砂7次,抓獲非法采砂船只近70艘次。
根據國家規定,在海洋自然保護區、軍事用海區、海底電纜管道保護區等區域禁止實施海砂開采用海活動。在可能危及跨海橋梁等涉海工程安全的海域,以及可能對海岸線、海岸防護林帶造成侵蝕危害的海域,嚴格限制海砂開采用海活動。
2 慘
如不制止
無居民砂島或消失
沙灘向海里坍塌,海岸線被侵蝕后退,
海底已破爛不堪
在洋浦附近海域,緊靠著二三十艘采砂船的,是一座無居民砂島。
“如果不制止,不到一年時間,這座砂島就會消失。”中國海監海南總隊執法人員說。
在瘋狂、無序的盜挖之下,不僅國家礦產資源損失嚴重,更會破壞海洋生態環境。
“這樣的采砂速度和強度早已超出了環境自身的恢復能力。”中國海監海南總隊執法人員告訴記者,海洋環境在一定條件下處于較長期的動態平衡之中,一旦過量開采海砂,會改變自然條件,從而造成環境的失衡和破壞。
在洋浦附近海域,還擁有洋浦港和白馬井中心漁港。“儋州白馬井、排浦鎮很多漁民都在這帶海域趕海打魚或發展養殖業。這些抽砂船非法采砂,攪動海水,破壞海底地貌,已經沒法打魚養殖了。”附近一位漁民訴苦說,他們集中采砂,會導致海底出現一個個大窟窿,改變水動力,會威脅到漁船行駛安全。
“抽取海砂,就像是在陸地上鏟掉土壤。沒有土壤,作物不能生產,沒有海砂,魚類生產環境也會遭破壞。”有專家表示,盜采海砂對脆弱的海洋環境的打擊是毀滅性的,不僅破壞近海海洋生物的生存環境,還對中遠期的海洋生態環境產生消極影響,同時對航線具有潛在隱患。
而在臨高的博厚鎮海域,非法采砂分子為節省成本,直接在離岸不到20米的海域,拋下一個大型水泵,然后用水管連接到岸上,抽取海砂。由于過度盜采近岸海砂,沙灘向海里坍塌,海岸線被侵蝕,正在縮減后退。
據有關專家介紹,在海浪的自然作用下,海洋中的砂石按照一定規律分布在不同區域,這些砂石構成了保護海岸、海堤的天然屏障,無限制地大量開采海砂,將使海岸失去保護。
當地居民告訴記者,這些非法采砂分子,已經在這片海域盜采了兩三年,看似平靜的海面下,海底已破爛不堪。附近村民都不敢讓小孩到這里玩耍游泳,害怕陷入海底的窟窿中。而且,以后村民想養魚,肯定也不行了。
3 狡
大多是“慣犯”
大多是“三無”船只
盜砂或用于填海,或用于建材,已形成完整海砂產業鏈
“有些就是老面孔。”中國海監海南總隊海洋執法處副調研員林明峰參加過多次執法行動。他說,10月12日在文昌抓獲的兩艘非法采砂船是“慣犯”,載砂1000立方米的船8月落網1次,載砂800立方米的船今年落網兩次。
9月12日在洋浦附近海域抓獲的30艘非法采砂船,也有將近一半是第二次落網。
屢抓屢犯,主要原因是利益驅使。
隨著經濟發展,用砂市場需求量大增,一是用于填海,一是用于建材。如今河礦資源日益減少,而且國家正逐步限制對河道及土地采掘挖砂的開采。近年來,海砂在城市建設上使用十分廣泛,海砂開采、加工、運輸、銷售已經形成完整的海砂經濟產業鏈條。
目前,在我省海域非法開采海砂的船只,海口、文昌一帶的瓊州海峽的大部分是來自省外的船只,挖采海砂后運往省外;而在儋州、臨高等市縣海域的非法采砂船,有些是外省來瓊船只,有些是本地企業雇用的外地船只,也有些是本地“三無”船只。
根據海監在海口、文昌海域破獲的案件看,盜挖海砂的船只主要來自廣東,他們在海南采砂后,運回廣東砂場,清洗后作為建材銷售。這些船只,2個小時就可以采滿一船海砂,每一兩天一個航次,一船可裝800立方米到1000立方米海砂,利潤頗為豐厚。
而在洋浦附近的海域抓獲的非法采砂船所采獲的海砂,主要是用于工地填海。據辦案人員審訊發現,這些船只大部分是來自廣西、廣東的“三無”船只,噸位四五百噸,不到1小時就可以抽滿一船海砂,約500立方米,每天作業4個航次,約可采2000立方米海砂,雖然單價便宜,但獲得的利潤也不少。
非法盜砂者認為被抓就是“罰款了事”,也是屢抓屢犯的一大原因。
由于船只登記管理歸屬于海事或漁政部門,海監在執法時,時常無法確認非法采砂船的所屬公司、船員身份。記者了解到,部分被處罰的船只,真正的老板并不出面,而是由他人或企業員工代理繳納,作為證據進行登記保全,船只扣押時限也只有7天,7天之后必須放船。海監部門沒有權限對船只和幕后老板進一步追查。
據悉,查處非法開采海砂適用的法律條文多種多樣,執法人員在處罰時定性意見不一,容易造成混亂。
“目前,我省對盜采海砂的行政處罰根據的是《海南省海洋環境保護規定》。非法采挖海砂,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多次違法的,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中國海監海南省總隊海洋執法處處長文力說,而對采砂船則沒有規定相應的強制措施,海監將采砂船作為證據進行登記保全,時限也只是7天。
目前,我省針對海砂的處罰主要是行政處罰。
“河北有人因非法盜采海砂而獲刑10年。”文力說,海南也一樣,如果達到入刑條件,將會移交司法部門,追求其刑事責任。
不過,中國海洋大學法政學院教授劉惠榮等法律界人士認為,盜采海砂以非法采礦罪入刑,針對的是海砂的資源屬性,但盜采海砂帶來的更大危害是破壞海洋生態,后果嚴重,且難以恢復。政府應該從破壞生態這一屬性,出臺專門的法律,加大處罰力度。
4 困
看著海砂被運走
執法部門卻無能為力
管理多頭、職權分散,市縣海監執法設備落后
執法人員眼睜睜地看著一車車海砂從海邊運出,卻無能為力。這是記者隨同海監進行執法看到的一幕。
7月,海監部門對臨高博厚海域5家非法采砂窩點進行打擊,然而非法采砂船停止作業后,執法人員只能看著一車車海砂運出。8月,海監部門再次對該海域的非法采砂窩點進行打擊,最終2個窩點被端,但另3個窩點因為當時沒有作業,僥幸躲過打擊。
雖然目前我省打擊非法盜采海砂工作主要是海監部門執行,但是盜采海砂,卻涉及到人、船、盜采、運輸、銷售等環節,各環節應有相應的管理部門。
“人員違法由公安邊防偵查,船只管理歸海事或漁政管理,盜采行為歸海監部門,運輸歸交警部門,銷售又歸工商部門。此外,涉及的采礦權、海域使用權又分屬于國土部門和海洋部門。”業內人士介紹,盜采海砂是一個產業鏈,而政府部門管理多頭、職權分散,造成執法難度大。
“在執法取證中,海監部門執法人員只能對正在非法盜挖海砂的船只進行處罰,對空駛、停泊的船只無權處罰。”文力說。
而市縣一級的海監隊伍建設薄弱也造成執法困境。“我們發現了盜采海砂現象,但根本沒法執法。”海監臨高縣大隊隊長王福海說,海監臨高大隊至今沒有一艘執法艇,執法只能調用漁政船,甚至租用漁船。
據了解,除海口、三亞等少數市縣擁有執法快艇,大多數市縣缺少必備的執法設備。因此,許多市縣在發現盜采海砂的現象后,均是上報給海監海南總隊。這就弱化了情報線索搜集,而且使得執法缺少靈活性。
執法人員介紹,由于采砂船多在夜間作業,而且采砂地點經常變換,存在著較強的時間隱蔽性和區域不確定性。
“不僅設備落后,基層執法隊伍建設也不穩定,很多基層執法人員的工資只有1000元。”文力介紹,除了海口、三亞、澄邁等少數市縣,大部分市縣海監部門屬于“自籌”單位,沒有財政撥款,人員工資和工作經費依靠政府在其執法后罰款的部分返還。
有專家擔心,如果不解決基層海監人員的編制和工資待遇問題,“很可能促使基層海監部門為解決本單位人員工資和工作經費問題,只注重罰款,而不真正想辦法杜絕或預防。比如,哪個市縣海監工作做得很好,清除了非法采砂船。但是他們收不到罰款,因此執法人員發不出工資。那就是莫大的尷尬和諷刺。”
5 解
科學設置門檻
疏導合法開采
嚴密圍堵盜挖
雖然海砂需求大,但目前我省沒有一個規范、合法的海砂采挖點。原因是,以往海砂開采的審批權在國家相關部委,此外,海砂開采屬海洋工程建設項目,開采海砂還需進行海洋環境影響評價。由于過去我省對海砂的需求量不大,并且審批手續嚴格、復雜,沒有審批通過采砂點。
開采海域使用權或拍賣
作為基礎建設的重要資源之一,海砂需要規范、合理、合法開發利用。今年,國家海洋局印發了《關于在全國推行招拍掛出讓海砂開采海域使用權的通告》,海砂開采海域使用權由沿海省(區、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門以拍賣掛牌等市場化方式依法出讓。目前,我省正在做海砂開采海域使用權拍賣掛牌的前期選址、環評、認證等工作,預計明年可以進入市場依法出讓。
“屆時,海砂的開采,就能在不影響海洋生態環境下,實現合理化、規范化、合法化開采,有效緩解市場供給不平衡的矛盾,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預防海砂的無序盜采。”中國海監海南省總隊副總隊長李洪瀾說。
編制海砂開發總體規劃
海南大學海洋學院教授張本認為,基于對海砂的巨大需求以及近岸海域采砂所產生的大量環境問題,有必要加快近岸海砂資源開發的管理,嚴格執行海域使用論證制度和海砂開采海洋環境監測制度。鼓勵和引導發展深海海砂開采技術,促進海砂開采向遠海區域發展。海南可以編制海砂開發總體規劃,劃定開采區、限制區、禁止區等,例如紅樹林、珊瑚、海洋漁業繁育等保護區就不能開采。
海上查 陸上堵 市場封
管好海砂,還要堵疏相結合。李洪瀾建議,我省應該從海砂源頭開采到市場銷售均要規范化,由政府組織相關部門聯合執法,采取“海上查、陸上堵、市場封”等措施。比如,對過往或停泊在海域境內的砂船逐船調查,到卸貨碼頭對采砂船盜采量、人員取證,同時加大對沙場的監管力度,拒收非法盜采的海砂。
規范建筑行業海砂使用
用于建筑行業的海砂使用也亟需規范。中冶集團建筑研究總院專家洪乃豐表示,海砂中含有氯鹽,能引起混凝土中鋼筋腐蝕,破壞建筑物,如果不規范海砂淡化標準,容易導致“海砂屋”后果。
記者了解到,目前我省洋浦、文昌、臨高等地已經有部分砂場,開始銷售海砂用于建筑行業,或與河沙參雜使用、或經過簡單淡化即銷售,海砂淡化是否達標令人懷疑,而這也缺乏有效的市場監管。(本報海口10月23日訊)
盜挖海砂的多頭管理
人員違法 公安邊防
船只 海事或漁政部門
盜采 海監部門
運輸 交警部門
銷售 工商部門
采砂權 國土部門
海域使用權 海洋部門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