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亞疍家文化協會成立大會現場
人民網海南視窗10月27日電(記者寧遠)10月27日,三亞疍家文化協會宣告正式成立。該協會以保護、傳承和促進疍家文化產業發展為目的,聯合文化產業各協會和不同所有制文化產業的生產經營者,共同開發疍家文化資源,推進產業資源整合和產業創新。
據了解,海南島及其周邊水域是疍民的主要生產、生活地區,疍民在三亞、陵水等地相關的歷史遺存、社會習俗目前有較完好的留存。
秦漢時期海南即有疍民活動
疍民是遍布于廣東、廣西、福建、海南及港澳等沿海地區的一個特殊族群,他們生活在沿海、以捕魚為生。“疍”的由來是因最初漢族人見疍民使用一種特殊形式的船只,船首尾皆尖高,船身平闊,其形似蛋,故稱“疍船”,又因其生活在船上,以船為家,故又稱“疍家”、“疍戶”或“疍民”。疍民往往以船為家,每只小船體長一般不過五六米,寬約一米二。因每只小船—般只住一家人,所以又稱之為“連家船”。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疍民不僅形成了以水居為特征的海上群體,而且締造了獨特的文化類型。
對于疍民族源問題,學界有多種觀點。有說疍家人源于成吉思汗的蒙古族,在元朝末年,因戰亂不斷,許多蒙古族士兵被迫南下,流浪到沿海地區,不為當地人所接納,便有人做了海盜,有人做了漁民。有研究者認為,疍家人是原居于陸地的漢人,在秦朝時被官軍所迫,逃入江河和海上居住,以捕魚為生,此后世代傳承。但較多的研究學者認為,疍民是古越族的后代,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航海家族;解放前他們因為常年漂泊海上,又被稱為海上的“吉卜賽”人。
我國著名人類學家、廈門大學人類學博物館創始人林惠祥在《中國民族史》中主張,“越族為古代東南方大族且以精于操舟著名”,為疍族的源流,漢族為其補充,兼有外族中的“猺、撣、馬來”成分。
海南獨特的地理環境,為疍民提供了廣闊的活動空間。同時,歷代中央政權對海南治理的力度比起內地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減弱,比之于內陸,海南疍民有著相對寬松的社會環境。海南大學副研究員、歷史學博士張朔人說,秦漢時期內地疍民即已在海南島的北部和東北部的沿海一帶活動。漢代在本島的政治建置中,玳瑁縣(今海口市瓊山區)、紫貝縣(今文昌市)等靠近海邊地區,以海產品來命名,正是疍人主要的活動區域。
他說,歷史上,疍民這一族群在海南社會發展中做出過一定的貢獻:參與過宋代北糧南運,元代充當水軍,明代抗擊倭寇,溝通本島與大陸聯系等事務。自明代始,海南疍民開始向河泊所納漁課,并開始漁民化轉型,從而推動了對南海的開發。
海南疍家維護國家領土主權
與閩桂粵地區的疍家文化相比,海南疍家文化存在諸多不同之處。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司徒尚紀表示,由于海南四面環海,所以海南疍民與相對臨近內陸的東南沿海地區疍民在文化風格方面有所不同。海南疍民以海為田,以海洋農業為主,所經歷的苦難更多。此外,在歷史上,海南疍民曾在反抗外來侵略、維護國家領土主權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史稱“疍兵”。
他說,由于不同地域疍民文化有所差異,因此疍家文化的內涵相對格外豐富多彩,而目前國內對于疍民文化研究相對較少,疍家文化協會的成立為解讀疍家文化、挖掘疍家歷史文化資源、保護與傳承疍家文化等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黨委書記、副主任李國強研究員表示,協會的成立可適時推動疍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報,協會成立后,可通過舉辦疍民文化節、設計和制作疍家文化專利產品、制作疍家文化影視作品、開辟疍民文化旅游項目、建設疍家文化園等形式進行疍民文化挖掘和保護、傳承。他認為,三亞疍家文化協會的成立,是文化產業發展的一次重要實踐,標志著疍家文化的研究、疍家歷史文化資源的挖掘、疍家文化的保護、傳承和文化產業發展揭開了新篇章。
海南省歷史文化研究基地辦公室主任、三亞疍家文化協會會長詹長智說,三亞疍家文化協會是海南乃至全國首個以疍家文化為主要研究內容的社會組織團體,將為海南疍家文化的挖掘、保護與傳承以及對我國廣東、福建等東南沿海地區疍家文化挖掘、研究保護與傳承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亞疍家文化協會的業務主管單位為三亞市委宣傳部,根據該協會未來三年的工作規劃,下一步其將組織專家學者對閩桂粵港澳等地的疍民文化和產業發展動態進行實地考察,每兩年組織一次高規格的疍民學術研討會,將三亞打造成為國內知名的疍民文化交流和學術研究基地。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