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進行此次評選活動,中外旅游文化協會、中國文化與旅游產業聯盟在中外數百家媒體的支持下聯合組成了“美麗中國萬里行組委會”。該組委會邀請了旅游、文化專家與權威媒體代表,以專業眼光深度解讀“美麗中國”代表元素,進行了評選。
評選主要圍繞特色文化、休閑風尚、自然風情、綠色環保等幾個指標,經歷了網絡公示、媒體測評與專家評議等流程,最終篩選出了這批代表中國旅游新形象的名片。
“最美中國鄉村”,將會是瓊中什寒村遞向世界的名片。
什寒村全景。本報記者李英挺特約記者黎大輝攝
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什寒村的黎錦紡茅草屋。本報記者李幸璜攝
游客流連在生態優美的什寒山寨。本報記者李幸璜攝
■本報記者蔡倩 特約記者黎大輝
通訊員王麗娟
“什寒村入選最美中國鄉村,是意料之中的事,也是意料之外的事。”瓊中旅游委主任鄧開揚對記者坦言,精心準備了申報材料并向美麗中國萬里行組委會提交后,他心中一直忐忑不安,并不確定是否能順利上榜。入選的消息傳來,讓他大大地松了口氣。
在鄧開揚看來,以什寒村的諸多優勢,上榜“最美中國旅游新名片”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據悉,原生態的自然風光、黎苗共居的民族風情和淳樸的民風都是為什寒村贏得評選組專家好評的加分項。
坐落在紅毛鎮海拔800多米的高山上,藏身在黎母山和鸚哥嶺之間的高山盆地中,什寒村是省內海拔最高的村莊之一。這里森林茂密,溪流纏繞,村莊在云霧中若隱若現,有著“天上什寒”的美譽。
村子的東、西、北三面都是天然林保護區,共計10.4萬畝。保護區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是什寒村這個世外桃源與喧囂俗世的天然屏障。據測定,這里的空氣中,被譽為“空氣維生素”的負氧離子的濃度每立方厘米空氣中不低于4萬個。
“除了原生態風光的天然優勢,什寒村里黎族苗族人民共居,兩個民族融合程度之高,是非常少見的。”鄧開揚認為什寒村具有黎苗文化特色的鄉村休閑旅游更是獨一無二、引人入勝。
什寒村里,苗族姑娘鄧瓊梅正巧手描繡著一張頭巾。奇的是,她刺繡不打底稿,也沒有描畫草圖,全憑自己天生的悟性,嫻熟的技藝和非凡的記憶力,數著底布上的經緯線挑繡。在她的針下,一個個單獨的局部的圖形巧妙組合起來,漸漸形成了一張豐滿的繡品。兩位黎族姑娘纏在她身邊討要:“這張頭巾繡好了送給我吧!”
“黎人會講苗話,苗族人會說黎語,黎苗之間互相通婚,我們村里都是這樣。”什寒村黨支部書記李文進與村民坐在一起喝茶聊天,黎語中夾雜著苗語,苗語中又帶著海南話,氣氛卻是十分融洽。
四川背包客謝軍則是深深地迷戀著什寒淳樸的風土人情:“我背包走在通往什寒的山路上,騎摩托的村民都會停車詢問,載我一程。”
來自廣州的李先生坐在村民李政富家的魚塘邊,悠閑地垂釣,腳邊的小桶里已經有了半桶魚。“他想釣就釣嘛,也不值幾個錢!”李政富灑然一笑,接過小桶,走進自家的苗家樂廚房,為客人點火煮魚。
被告知什寒村剛剛入選最美中國鄉村時,李先生一豎大拇指:“景美、情美、人更美,什寒村入選最美中國鄉村實至名歸。”(本報營根10月29日電)
村民創作歌曲夸家鄉——“什寒這里有名聲五湖四海都想來”
■本報記者蔡倩特約記者黎大輝
通訊員王麗娟
“熱烈慶祝什寒村獲評最美中國鄉村”,一條大紅橫幅拉在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紅毛鎮什寒村的村口。午后的陽光灑在這個靜謐的小山村里,偶有一輛汽車駛進來,村民們沖車里的游人送上一個善意的微笑,又都繼續忙活著手頭的工作。村里似乎并沒有發生太大的改變。
“我要學講外語!”
村頭,村民李政富正坐在觀光車的駕駛座上,擺弄著方向盤,熱情地邀請游客上車,去村里兜個風。
坐上觀光車,繞行在盛放著滿天星的村道上、系著秋千的古樹旁、汩汩流淌的山澗邊,游客王小姐不由感嘆道:“每次來什寒,都發現它變了,變得更美了。”李政富聞言扭頭得意一笑:“當然!什寒可是評上了最美鄉村呀!”
開著車的李政富不時與路邊、田間的鄉親們打著招呼,時而用黎語,時而用苗語,時而還用普通話對游客介紹村中景色。在被記者問及作為最美鄉村的村民有何感想時,他的話音里滿溢著喜悅:“我懂講黎話、苗話、海南話,也懂講普通話。但是現在我要學講外語,招待外國客人!”
“最美中國鄉村”這一稱號的產生,將成為什寒村的新名片,進一步帶動“奔格內”鄉村休閑游的發展。更何況,這是一張遞向世界的名片。可以預見,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外國游客來到天上什寒,體味一把原生態的自然風光,近距離接觸黎苗風情。
這個黎苗共居的村子里,多數村民都像李政富一樣,精通幾種語言,但這仍然不夠,他們還希望熱情迎接遠方的外國客人。喜悅之余,李政富的感言是:“我要學講外語!”
“什寒可以再美一點!”
“這里多了一個垃圾桶,雞鴨被關起來圈養了,我上次來排水溝還沒開通呢……哎呀,大媽,您家的新房子修好啦?”王小姐在村中轉悠,新奇地指點出她眼中的村莊變化,又與熟悉的村民打著招呼。
“村里已經基本上完成了危房改造,村民都住上了新瓦房。”什寒村黨支部書記李文進站在高地,俯瞰著村莊。陽光打在嶄新的屋墻上,白得令人炫目。
什寒村是一步一步慢慢變美的。2011年至2013年,瓊中縣政府陸續投資,對什寒村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改造,給這個天生麗質的村莊梳妝挽面。
“我對鄉親們說,政府把錢都堆在我們面前了,我們一定要盡心盡力地建好村子,一天比一天美!”李文進認為“最美中國鄉村”賦予了他更大的責任。
在李文進眼里,什寒村還缺少垃圾收集點、沒有公共廁所、村內綠化帶較少、牲畜還在村道上游蕩,等待著改善建設。李文進的感言是:“什寒可以再美一點!”
“什寒更要好住好玩好吃!”
“嘗嘗我們野生的高山綠茶!”王桂花在茶吧前的茶樹上采下幾片樹葉,麻利地烹出一壺清香四溢的綠茶。她是村里的客戶服務員,除了收拾待內典驛站和青年客棧的客房,還在村頭的茶吧幫忙。
“十一”黃金周期間,什寒村迎來了3000多位游客,王桂花忙得夠嗆。“客房爆滿,很多客人都訂不到房間,訂到房間的客人還想續住。”王桂花告訴記者,村中留宿的驛站、客棧、民宿,加上露營帳篷,最多只能容納一百多人,在周末、節假日的時候全都供不應求。
坐在一旁唏溜溜地喝著茶的李文進撓了撓頭,有些無奈地道:“還有好大一批游客來村里,只吃他們自帶的食物,溜達一圈就走了。”
“挺小的村子,轉一轉,看一看,呼吸兩口新鮮空氣也就差不多了。”從廣州前來游玩的李先生就是這樣的游客。
據瓊中旅游委主任鄧開揚介紹,什寒村中的旅游產業不僅僅是簡單的吃與住,下一步開發附近的優秀山林資源,打造有特色的景點,并推出有特色的農副產品。
王英花腰系圍裙,正在哥哥王國敏的黎家樂里幫忙做飯,“魚、雞、青菜、刺角豆,都是自家養、自家種的。什寒村除了好看、最美,什寒村更要好住、好玩和好吃!
這一句句發自肺腑的真切感言,都是什寒村民們對村子寄予的期許。村民李文沖是一位苗歌歌手,他創作了苗歌《歌唱什寒更美好》,用歌聲唱出了所有村民的心聲:“什寒這里有名聲,五湖四海都想來,什寒會更美!”(本報營根10月29日電)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