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口鄉村旅游名村(點)”越來越受到市民、游客青睞。本報記者 李漢仁攝
□本報記者 祝勇 實習生 盧雅楠
秋冬時節,潔凈的空氣、怡人的氣候、綠色的生態,海口是無數人心中的度假天堂。滿目蒼翠,一眼便虜獲長期生活在霧霾環境中的游客芳心,鄉村旅游正日益成為海口旅游的核心競爭優勢。
已建成文明生態村1512個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設美麗中國。而美麗中國的核心和關鍵所在是鄉村,美麗鄉村的突破口就是鄉村旅游。發展鄉村旅游是海口開發“綠色生態旅游”的排頭兵,也是建設美麗海口、美麗鄉村的重要載體。
日前,海口市旅游發展委員會聯合海口四個區組織實施“海口市鄉村旅游名村(點)”第一批和第二批評選結果揭曉,包括瓊山區三門坡鎮龍鱗村、美蘭區演豐鎮祿尾村、龍華區新坡鎮斌騰村等20個鄉村(點)獲得“海口市鄉村旅游名村(點)”榮譽稱號并給予正式授牌。這標志著對海口鄉村旅游的關注度不斷提高。
“充分發揮旅游資源優勢,打造獨具特色的旅游品牌,是發展鄉村旅游的基本著眼點。”在國際上,鄉村旅游是公認的高品質旅游產品,而我國大部分鄉村旅游目前還停留在自發性、零散化的發展階段,不能很好滿足游客的休閑旅游需求。近年來,海口不斷謀劃鄉村旅游的整體轉型升級,自“十一五”以來,海口大力開展以創建文明生態村為特征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至2012年底,已建成文明生態村1512個,占全市自然村的71%。
“城里人到鄉村去”成為潮流
“鄉村度假是度假的最高形式。”海口市鄉村旅游協會負責人說,隨著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國際國內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及工作壓力越來越大,亞健康人群日益增多,人們對觀光旅游和休閑度假的需求越來越大。
鄉村旅游在吸引八方游客前來觀光的同時,也加快了農村交通、飲水、環境等基礎設施建設,旅游景區接待中心、廁所、公共標識、電視、電話等服務設施不斷得到完善。“城里人到鄉村去”旅游,在城鄉間架起了文化傳播的橋梁。城市居民在鄉村旅游活動中感受農村生活風貌的同時,也傳播了城市文明。而農民群眾則在旅游服務實踐中開闊了視野,學習了先進的經營理念和生活方式,精神面貌發生了可喜的變化。
去年國慶黃金周前,海口公布的旅游十大名村成為休閑旅游的好去處,自駕車絡繹不絕,單日最高接待游客近7000人次。部分村莊幾乎每天都爆滿,其中瓊山區田心村、龍鱗村及秀英區美李村火山泉休閑農莊吃飯供不應求。數據表明,鄉村休閑已成為海口旅游的又一王牌,十大旅游名村走出了一條與瓊南觀光度假游的差異化發展之路,使游客能體驗多元化的海南旅游,也使得海口的旅游從城市到農村有了縱深,城鄉旅游逐漸活躍。
海口還需深挖鄉村旅游潛力
“鄉村旅游是旅游業發展的新增長點之一。”海口市旅游發展委員會總規劃師石向榮表示,隨著旅游的發展,廣大游客日益需要親近自然、日常休閑的地方,而鄉村旅游順應了這一趨勢。當前,海口已建成文明生態村1512個,發展鄉村旅游,為村民創造旅游效益,才能使文明生態村建設有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此外,發展鄉村旅游對提高農民素質、擴大農民就業、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村環境、促進城鄉發展一體化也有積極作用。
雖然海口鄉村旅游取得一些成績,但仍處于起步階段。石向榮說,當前海口鄉村旅游交通不暢,多數鄉村旅游點內容只是吃吃飯、釣釣魚、打打牌等,并沒有挖掘鄉村游的深度內涵,鄉村游在政策、稅收、土地等方面還沒有大的突破。他表示,將推動相關部門大力改善海口鄉村旅游的發展環境,協調交通部門對鄉村旅游的路網進行完善。
龍華區龍僑鎮博片村海口羊山休閑公園董事長冼篤信表示,發展鄉村旅游帶動了農村經濟,解決了農村就業。但目前海口鄉村旅游點比較分散、規模比較小,這就要求海口鄉村旅游點要聯合發展,突出各村、各點特點,設計特色線路。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