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國都市報2月19日訊(記者 利聲富)“旅游發達目的地,本地居民都是旅游服務主體,但三亞現在本地居民賴以生存生活的來源越來越窄,不少人只靠收房租、開小餐館、打工等為生。”在政協三亞市六屆三次會議上,三亞政協委員文玲提出,政府有關部門應該重視本土居民在三亞國際化旅游中的成長,讓本地居民更多的分享旅游發展蛋糕,避免旅游越發展,本地居民越邊緣化尷尬。
文玲說,三亞近些年在發展旅游同時,非常重視文化發展,其成績有目共睹。但從游客消費行為分析即可以看出,旅游的增長、游客的消費支出,與本地居民的相互關聯度越來越低。在食方面,三亞各大中高檔賓館酒店不少,但消費收入獲得者是酒店業主、酒店管理公司、餐飲業主等;而在三亞開餐館、特色小吃店的本地居民越來越少,本地居民在酒店就業中擔任高級管理人員的較少,大多在低層崗位工作。在住方面,游客選擇酒店、家庭旅館、租房或者自有房產,消費收入獲得者是房產業主、酒店管理公司等;本地居民的房產大多租給三亞打工族,直接出租給短期游客的非常少。在購物方面,大量特產店、超市的消費收入獲得者是商家;本地居民面對外來競爭,比例在縮小。
由此可見,本地居民賴以生存的生活來源越來越窄,不少人只靠收房租、開小餐館、打工等為生。文玲說,在發達旅游目的地,本地居民都是從事旅游服務的主體,但由于長期以來島嶼經濟的客觀影響,本地居民沒有經過更多的市場經濟熏陶,現代意識和競爭意識不強,在外來大資本的競爭下,日趨被邊緣化。
為此,文玲建議:首先是充分重視本土文化與旅游的深度結合,重視本土居民在三亞國際化旅游中的成長,讓本地居民更多的分享旅游發展的蛋糕。二是開辟三亞風情美食一條街,以住家和商鋪相結合方式,形成類似于“前店后廠”模式,大力弘揚本地餐飲和本地休閑生活文化,讓更多的游客進入到三亞本土化的生活方式中,感受熱帶生活,享受濱海文化。或者仿照大型商業中心劃定區域的管理模式,劃定出本地餐飲、三亞特色餐飲的區域,不論誰來經營,均必須按照劃定的經營內容進行經營。三是重視本土文化的傳承,重視有歷史遺跡的任何場景的保護和挖掘。比如地名的更改、老商號和老建筑的丟失等,實際斷絕了歷史的傳承。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