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樹林區往往是人類活動非常頻繁的地區,也是社會經濟高度發達的地區,自然保護和開發利用的矛盾非常突出。如何在保護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利用紅樹林,是很多城市面臨的重要課題。
此次在三江農場移交的過程中,省農墾總局將三江農場9400多畝圍海水產養殖地一并劃歸海口,支持東寨港紅樹林保護和生態建設。市人大常委會通過《關于加強東寨港紅樹林濕地保護管理的決定》,劃定保護紅線。多年從事海南紅樹林保護研究專家鐘才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此次東寨港紅樹林濕地及外圍劃分為六個區域:核心區禁止進入;緩沖區只準進入從事科學研究觀測活動;實驗區可以從事參觀考察、旅游等活動;外圍保護水域、三江濕地公園和紅樹林濕地景觀控制區可以從事適度的生產、生活和建設活動。東寨港紅樹林濕地將成為中國紅樹林保護和利用典范。
鐘才榮分析,據有關專家在東寨港研究結果表明,每畝蝦塘每年約排放氮24公斤、磷14公斤。三江農場劃歸海口的9466.94畝土地中,假設其中約有一半現狀是蝦塘,那么退塘建園后每年理論上可減少向東寨港內排放氮113592公斤、磷66262公斤。
保護紅樹林資源不僅具有重要的生態意義,而且還具有重要的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意義。鐘才榮介紹,紅樹林濕地生態服務功能價值在全球16種生態系統中名列第四。
鐘才榮認為,濕地公園建設完成后,將在一定范圍內開展相關旅游,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旅游對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壓力。保護區周邊居民多以在東寨港內捕撈為生,項目建設過程和投入使用將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為周邊居民的轉產提供根本保障,有利于保護區的長足發展。
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小,村莊與紅樹林接壤,無過度帶,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極為不利。鐘才榮認為,濕地公園建設與保護區毗鄰,合理規劃與使用,可成為保護區的緩沖帶,增加本區域內紅樹林面積。有利于生物多樣性,特別是鳥類和海洋生物的保護。
“這個項目將原來低經濟效益、高風險和高污染的魚塘,建設成為充分展示紅樹林特色的濕地公園,開展生態旅游。”鐘才榮認為,相信在政府的推動下,東寨港紅樹林濕地一定能打造成為海南生態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示范基地。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