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濕粑炒 資料圖
提起瓊海小吃,很多人腦海中跳出的首先是清補涼、雜糧。然而,若是讓當地人作出最地道的美食推介,當地粉湯和炒粉也同樣是不可或缺的特色美味。
雖然和海口的海南粉、文昌的抱羅粉、萬寧的后安粉和陵水的酸粉等小吃比起來,瓊海的炒粉名氣沒有那么大,但味道絕對不差。而瓊海的炒粉,當地人最為推崇的當為塔洋鎮的塔洋炒粉。
在塔洋當地,人們將炒粉的原料———河粉稱為“白粑”。據介紹,上世紀初,河粉由廣東傳入海南,由于稻米和氣候的不同,傳入海南的河粉與廣東河粉口感有著很大的區別。相對于廣東的河粉,海南的河粉更細軟、滑口。“白粑”在當地是一種十分重要的食物,可以煮成湯粉,名為“粑湯”,也可以加料炒,名為“粑炒”。
“白粑”是當地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食物。它是人們最愛的早餐和夜宵,也是當地農村酒席上常見的主食之一。
塔洋的“白粑”選用當地的優質大米制作。先將大米浸泡一兩日發酵,磨成米漿。后將米漿均勻地攤薄在抹上油的平盤中,放入鐵鍋猛火蒸熟,形成一張雪白粉皮,最后再將粉皮切成絲即成粑條。如今,將粉皮切絲的工作大多數已經由機器替代,機器切出來的粉條較手工切出來的更細。但在很多食店,店家依然為喜歡傳統口感的客人準備手工切絲的“白粑”,客人在點餐的時候只需交代用“手工粑”烹制即可。
和海南其他一些地方干炒河粉的方式不同,塔洋的“粑炒”會加入特別調制的勾芡汁,這種加入勾芡的炒粉當地人稱為“濕粑炒”。
制作塔洋地道“粑炒”,先要用花生油將蒜泥、姜末爆香,再將“白粑”倒入大鍋中急火快炒,這個過程非常考驗廚師的功力,確保粉條能夠均勻受熱充分炒香,又不會被炒爛。當粉條被炒至金黃時便可出鍋。
而“濕粑炒”的勾芡則需另起鍋炒制。每家食店,每個廚師制作勾芡所用的材料在細節上有所不同,但大都離不開蝦米、切細的魷魚絲、胡蘿卜、青菜、香蔥、瘦肉和淀粉。
勾芡炒出后,淋至事先炒好的粉條之上,點綴上蔥花,一盤色香味濃郁、色彩明艷的“濕粑炒”便被擺上餐桌勾引你的味蕾了。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