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30日,“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巡回展”在檳榔谷景區啟動。(三亞新聞網記者 鄧松攝)
南海網保亭7月30日消息(三亞新聞網記者 鄧松 通訊員 蔡慶才)7月30日,由保亭黎族苗族縣文化廣電出版體育局主辦,縣非遺保護中心、縣文化館協辦,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區承辦,為期3天的“保亭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巡回展”啟動儀式在檳榔谷景區隆重舉行。
保亭文體局副局長、縣非遺中心主任陳運新,海南省群眾藝術館藝術研究室主任、民俗專家王海昌等受邀出席此次的活動。陳運新宣布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巡回展檳榔谷站正式開始,“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苗族傳統染繡技藝”、“黎族竹木器樂”、“黎族鉆木取火技藝”“樹皮布制作技藝”等各項非遺技藝繼承人在檳榔谷具有文化代表性的各景點,先后進行了精彩的非遺技藝展示,受到來自八方游客的支持與好評。
陳運新表示“檳榔谷景區作為黎苗文化保護和傳承的領頭軍,非遺巡回展示在此舉辦可以讓更多的游客了解海南當地的民族文化,促進少數民族文化和各地文化的交流”。
檳榔谷景區自成立以來,始終執著于對原住民傳統文化的深入挖掘、全力保護以及大力弘揚。海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25個項目,檳榔谷就展示了其中的10項。其中有兩項喜獲世界紀錄協會頒發的“世界最大的黎族龍被”、“世界上收藏黎族無紡布(樹皮布)服飾品最多”雙料世界紀錄。非遺陳列館、無紡館、麻紡館、棉紡館、龍被館等各大文化主題場館收藏著海南島這些最齊全、最珍貴的文物。
在深入挖掘海南民族文化的同時,檳榔谷先后出版了《黎族文身新探》、《檳榔風情》等書籍,為黎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播提供了重要文獻依據。并曾接待大批海內外非遺學術研討會和考察團,對海南民族文化的傳承、交流、宣揚做出了貢獻。
據悉,非遺傳統技藝巡回展是為了進一步的傳承和弘揚黎族苗族優秀傳統文化,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黎錦技藝“接班人”在啟動儀式現場織錦。(三亞新聞網記者 鄧松攝)
織錦技藝展示引來諸多游客駐足觀看。(三亞新聞網記者 鄧松攝)
啟動儀式現場,游客觀看景區員工展示鉆木取火技藝。(三亞新聞網記者 鄧松攝)
圖為鉆木取火技藝展示。(三亞新聞網記者 鄧松攝)
樹皮衣技藝傳承人在景區展示制作樹皮衣的過程。(三亞新聞網記者 鄧松攝)
兩位阿婆在展示傳統染色技藝。(三亞新聞網記者 鄧松攝)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