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9日上午,一年一度的瓊海潭門漁民南海傳統文化節在潭門開幕。圖為傳統的祭海儀式。(南海網記者秦彥攝)
8月9日上午,一年一度的瓊海潭門漁民南海傳統文化節在潭門開幕。圖為傳統的祭海儀式。(南海網記者秦彥攝)
8月9日上午,一年一度的瓊海潭門漁民南海傳統文化節在潭門開幕。圖為傳統的祭海儀式。(南海網記者秦彥攝)
漁船懸著正在噼里啪啦的鞭炮緩緩出海。(南海網記者秦彥攝)
8月9日上午,一年一度的瓊海潭門漁民南海傳統文化節在潭門開幕。圖為傳統的祭海儀式。(南海網記者秦彥攝)
2014-08-09 11:22 瓊海漁民比拼海上生產技能 串貝殼比賽秀潭門女人手藝
南海網瓊海8月9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周靜泊 實習生 徐慧玲)8月9日上午10點,潭門漁民南海傳統文化節海上生存技能比賽在潭門漁民廣場舉行。今年的海上傳統生產技能比賽有織網、夾海螺、串貝殼等項目。在串貝殼比賽中,參賽者多為潭門女人,目前潭門的工藝品產業也初成規模。
初到潭門鎮,路上見得最多的就是貝殼工藝品店。據海上生存技能比賽的工作人員介紹,串貝殼這項比賽是潭門當地的傳統手藝,參賽者多為女性,因為漁民們出海歸來,會將捕撈回來的貝類拿給家中的女人加工,串成一串串美麗的手鐲或項鏈,再作為工藝品出售。
據了解,八十年代中期,潭門的貝殼加工銷售已經有了雛形,初時只是一些小型的簡單家庭作坊,以簡單的機器鉆孔加工操作,以手工穿線的小貝殼手鏈和項鏈裝飾為主。直至九十年代初,在潭門的九吉坡開始有了幾家規模不大的貝殼工藝廠,直接生產和銷售。
據相關人士介紹,目前貝殼工藝在潭門鎮初步形成產業。據統計,潭門現有銷售貝殼工藝的店鋪200多間,還有老板在海口、廣州等城市開辦10多間貝殼工藝銷售店,從業人員2000多人,貝殼文化已成為當地經濟增長的有力支撐。
此次串貝殼比賽也充分體現了潭門鎮的手工技藝,今年共有28名參賽者,分三組比賽,每次兩分鐘,串多者勝。
2014-08-09 11:07 瓊海潭門漁民南海傳統文化節:打漁技能變小游戲
南海網瓊海8月9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周靜泊 實習生 徐慧玲)8月9日上午10點,瓊海潭門漁民南海傳統文化節各項比賽項目同時開始。比賽分海上傳統生產技能比賽、男女混合拔河和排球比賽。
海上傳統生產技能比賽內含串貝殼、織漁網、夾海螺三項,10點進行的是串貝殼。三組共28名參賽者要在兩分鐘內,將籃子里的貝珠串起,每十個打一個結,最后串得多者勝。
拔河比賽的圍觀者最多,參賽者們在陽光下揮汗如雨,圍觀群眾中有不少舉著手機拍攝記錄,吶喊鼓勁聲震耳欲聾。
南海網瓊海8月9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周靜泊 實習生 徐慧玲)8月9日上午,一年一度的瓊海潭門漁民南海傳統文化節在鞭炮聲和鑼鼓聲中開幕。此次文化節由潭門鎮商會和漁民聯合協會主辦。上午9點,傳統的祭海儀式在潭門港老碼頭舉行,民眾們熱情高漲,將老碼頭圍得水泄不通。接下來還將有排球比賽、拔河比賽及生產技能比賽。
受臺風“威馬遜”影響,往年為期3天的文化節在今年縮減為一場文藝匯演和一天的傳統比賽,但群眾們在災害面前沒有退卻,樂觀和熱情絲毫不減,祭海活動一如既往地歡騰熱鬧。記者在現場看到,隨著鞭炮聲和鑼鼓聲響起,潭門大金民樂團的十多位民樂手奏起音樂,舞龍舞獅隊和鯉魚隊在潭門老碼頭起舞。即使烈日炎炎,金雞村、風頭村等十四個村莊的代表隊上百人列隊圍觀,周圍還有不少前來看熱鬧的居民。他們戴著草帽,紛紛掏出手機拍照留念。
據了解,潭門漁民自古以來就有開捕祭海的民俗。每年中元節,漁民們都會自行張羅傳統的節日,拜祭龍王、海神娘娘,祭船,送漁燈,祈求保佑在新的一年里人、船平安,獲得大豐收。這一獨特的祭海民俗歷史古老,文化內涵豐富。
潭門漁業協會會長丁之樂表示,幾百年來,潭門人以其大智大勇大愛的南海精神,在浩瀚的南海闖海牧漁,搏風擊浪,斗海盜,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為潭門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同時也宣誓了祖國的南海主權。南海文化不止是簡單的海上生產技能,南海文化是一百零八兄弟公,南海文化更是一部南海維權的史詩。
9點半,在漁民們撒過紙錢后,五艘嶄新的大船掛著彩旗,船頭懸著正在噼里啪啦的鞭炮緩緩出海,儀式充滿著濃郁的南海文化魅力。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