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月亮升到正空,家里的長輩就要帶頭拜月祭海,點起香燭,祈禱年年風調雨順,漁民出海順利豐收。”家住瓊海的劉吉還記得,年幼時,中秋節的海邊總是熱鬧非凡,有時人們還會放起“火龍”一般長串的天燈,遙寄對親人的思念。
而遠離海岸的人家,也要祭拜月娘,祝福長輩健康,晚輩平安。在海口,只要月上柳梢頭,孩童就會爭先搬來大小不一的水桶、水盆,在水中描繪嫦娥的模樣。家中有女兒的,母親還會領著進行“水上浮針”的游戲。“在水上放上一張薄紙,再把針輕輕搭在紙面,若紙張浸透下沉而針還浮在水面,說明這個女孩心靈手巧,能收到月娘賜予的好運。”說起這項游戲,海口市民時雨已經躍躍欲試。
最為熱鬧的,還屬儋州的中秋。每逢佳節,當地青年男女總會從下午開始,身著節日盛裝唱響調聲,熱熱鬧鬧直至凌晨方休。“無論是海邊沙灘,還是山野坡地,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調聲。”現在海口工作的李丙告訴記者,他與妻子就是在6年前的中秋調聲歌會上相知相識。據他說,在佳節牽手良偶的儋州青年并不在少數。
“小時候,我們吃月餅時會把最喜歡的五仁餡兒往瓦房頂上扔,說是給天上的月公、月婆吃。”感恩和奉獻貫穿在海南傳統教育之中,與萬寧男孩李小平將最喜歡的月餅獻給月亮相仿,澄邁女孩王倩今年過節回家,也不忘買上一盒月餅獻給雙親。“出嫁后的女兒除了月餅還要買上幾斤豬腳,感謝父母養育之恩。”王倩說,這項傳統已經延續多年,盡管如今澄邁人已經吃穿不愁,但將曾經奢侈的吃食——豬腳帶回家,仍被保留成為答謝親恩的方式之一。
“月團圓,人也團圓。各地中秋習俗雖略有不同,但都充滿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一家團圓相聚的美好愿景。”海南文史專家蒙樂生感慨,相較于從前只能望月相思的年代,如今的中秋已然處處洋溢幸福。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