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客在海棠灣免稅購物中心。 海南日報記者 張杰 攝
進店人數逾3萬人,實現營業額高達3700萬元,這是海南三亞海棠灣免稅購物中心開業首日交出的成績單。隨著離島免稅政策的深入實施,免稅購物已成為海南省快速補充旅游購物短板的重要抓手。
然而,在旅游購物的發展過程中,如何借助免稅購物這個既有的廣闊平臺,實現海南本土名優商品的銷售?
海南旅游商品受關注
在新開業的海棠灣免稅購物中心,7.2萬平方米的購物面積里,除了一線國際品牌,海南特產區的設立是一大亮點。傳統的珍珠、熱帶水果制品、糖果等海南特產都不約而同將免稅店當成一個展示企業形象、銷售企業產品的重要平臺。
“在這里購買珍珠等海南的商品,質量有保證,購物環境也不錯,讓人買得舒心、放心。”來自四川的游客陳東表示。
海南旅游商品短板明顯
“游客到訪一個旅游目的地,不是簡單地酒店、景區兩點一線,更多地希望融入目的地,旅游商品在旅游產業鏈中必不可少,在滿足游客旅游需求的同時,也能增加當地的旅游收入。”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UNWTO)秘書長塔勒布·瑞法依認為。
作為旅游大省,海南省卻在旅游購物的短板上頗感遺憾。
三亞學院教師閆靜認為,海南旅游商品銷售主要在海邊、景區、商場、酒店柜臺等,雖呈現出部分集中性,但各類型商品的銷售地分散且不成規模,缺乏高品質的商品綜合交易平臺,難以形成市場吸引力和競爭力。
面對著市場困境,隨著在線旅游的快速發展,許多本土商家瞄上了電子商務。在天貓等在線商城上,僅海南特產一項就有4505件商品。海島樂網店的負責人吳忠蔚表示,特產是很多游客離島時必備的伴手禮,目前正開發更多的特產套餐,讓大家愛上海南商品。
借助免稅店打造“海南禮物”
“免稅店對海南旅游轉方式、調結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它將旅游購物的短板有效延伸,借此平臺豐富旅游產品,不僅惠民生,也將豐富旅游要素,增強海南旅游的吸引力。”省長助理、省旅游委主任陸志遠透露,海南旅游將順應時代需求,穩步發展萬寧奧特萊斯和免稅店,逐步在海口新開一系列購物中心,積極借助免稅店等平臺,加快海南的土特產品、名優商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力度,以“海南禮物”打造海南購物的新形象。
省旅游協會秘書長王健生建議,旅游商品是跨產業的工程,鼓勵建立旅游商品體系,從源頭抓起,第一產業要提供質優的原材料,第二產業在商品的加工和包裝上下功夫,第三產業則重點抓好產品的創意設計及流通,重點開發具有本土文化內涵的特色商品,打造“一縣一品”,甚至是“一村一品”的特色旅游商品,展示海南旅游商品的奇、特、美、精。(記者 黃媛艷)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