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駕游客在棋子灣海岸礁石下甩開魚竿垂釣。 海南日報記者 蘇曉杰 通訊員 黃賓虹 攝
2013年10月1日,我國首部《旅游法》實施,正式對零負團費、亂推自費、強制購物等行業痼疾“亮劍”。今年國慶恰逢《旅游法》正式實施一周年,海南旅游一年來發生什么樣的新變化?
《海南日報·旅游周刊》聯合海南省旅游發展研究會,就《旅游法》實施一年來海南旅游業發展新變化舉辦座談會。座談會上,來自業界的代表及專家表示,《旅游法》的正式實施,過去低價攬團“填坑”的方式逐漸被陽光下明明白白消費取代,游客出游有了保障利器,市場倒逼旅游企業必須轉型升級,而政府管理也有法可依。
市場新變化
《旅游法》剛剛實施的去年國慶黃金周,游客就感受到了新變化:不需要再把游玩時間浪費在費財勞力的購物上,也不再被強制要求參加各種付費項目。去年國慶黃金周,全國旅游市場散客首次超過團隊,海南的團散比更是接近2:8,創下歷史新高,達到旅游發達地區水平。
“產品變了、客源變了、格局發生明顯變化。”省旅游發展研究會會長王健生說,多年來,省旅游委一直在推動行業的轉型升級,尤其是近兩年步伐明顯加快,如去年結合海南旅游特色推出的婚慶旅游合作,使海南旅游產品更具主題和個性,而旅游產品的升級又直接拉動了客源的升級,使得整個旅游產業發生轉型升級;同時,省旅游委又針對國民休閑計劃出臺了家庭旅游惠民計劃,這也順應了《旅游法》實施后以家庭為基本消費單位的井噴式時代的到來,早早就引導一批企業針對家庭休閑出臺產品和服務方式。
一批新業態、新產品、新旅游目的地相繼涌現,海南旅游格局正在發生變化。今年年初,省旅游協會聯合《海南日報·旅游周刊》對應產品轉型、市場升級推出了達人俱樂部和深玩俱樂部。其中,達人俱樂部主要是引領一批希望轉型的旅行社走向產品精細化、服務精致化、企業精品化改造;而深玩俱樂部則是將驢友、車友會、俱樂部等自由設計私人訂制式體驗,通過深玩俱樂部讓大家分享,變成規模定制的私人產品。
經歷陣痛期
《旅游法》剛剛實施時,海南旅游企業其實經歷了一段難忘的“陣痛期”,不少業界人士形容,這相當于給旅行社、景區、管理部門戴了一個“緊箍咒”。
最大的熱點和難點集中在了被游客最為詬病的旅游購物上。去年國慶《旅游法》正式實施,多家旅游購物點一夜之間門可羅雀,是繼續“一刀切”還是尋找“變通辦法”,全國從上到下各種爭議不斷。
“必須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和膽魄!”面對業界的各種聲音和島外市場出現的個別變通,省長助理、省旅游委主任陸志遠一遍遍重申,《旅游法》不僅是一部旅游市場的監管法,其實更是旅游產業的促進法,經營者和游客權益的保護法,必須不折不扣嚴格執行。
“以前各種購物點多如麻,現在不像以前了,有了《旅游法》35條規定,我們的效果和收益很明顯。”萬寧首創奧特萊斯文化旅游區董事長張為民坦言,過去讓游客一談購物就色變,但現在隨著海棠灣免稅城和萬寧奧特萊斯的相繼開業,海南旅游購物不但走出了新市場,更成為了海南旅游一大亮點和特色。
萬寧奧特萊斯開業當天,進店客人一萬多,團隊客人只占了其中的一小部分。今年春節期間,到這里購物的90%以上是本島和自駕游客人。“這種環境就讓你沒法宰客,而且首創和國旅均是上市公司,項目投資超過十億元,企業違法成本非常高!”張為民坦言,如果沒有《旅游法》保駕護航,或許就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這樣的大企業甚至競爭不過一家路邊的購物點。
“旅游轉型升級其實已經說了很多年,但其實過去很多年的轉型升級加起來都不如這一年來得明顯來得快!”海南康泰國旅董事長李繁華坦言,面對市場的倒逼,旅行社面對的已經不是要不要轉型的問題,而是怎么轉,往哪轉的問題。
據業界不完全統計,多達70%的旅行社在這次轉型中被淘汰,20%左右的仍在摸索探路中,僅有10%左右的旅行社算是完成了這次轉型。“以前小旅行社、小景點和小購物點魚目混珠,《旅游法》規范了產業鏈各個環節,保護品牌企業做大做強,同時也會把那些渾水摸魚的企業淘汰出去,這對旅游市場的長遠發展無疑是極大的推動。”作為海南龍頭旅行社的領頭人,李繁華從一開始就明白身上的擔子不輕。
市場變規范
“整個旅游市場秩序規范了,可以使旅游產業鏈上的各方利益都得到保障,其實對誰都是皆大歡喜的事情,我們正朝著這個目標去努力。” 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區副總經理陳國東說,《旅游法》推動旅游經營者轉型,帶來的積極效應就是企業知名度、品牌度、誠信度的提高,現在游客滿意度增加了,也給景區帶來好的品牌效應。而這家從黎村苗寨景點發展起來的景區,現在成了游客了解海南民俗文化最好的選擇,正朝著國家5A級景區的目標邁進。
其實對旅游監管部門而言,《旅游法》更改變了多年來無法可依的尷尬局面。面對《旅游法》中爭議最大的關于購物的第35條,省旅游委經過幾個月的調研,在國內率先推出了旅行社操作規范,一條小小的條例,被詳細解讀為一本數十頁的操作手冊,將《旅游法》貫穿到旅游接待的每一個環節中。
“《旅游法》的實施,對促進市場良性循環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海南大學旅游系主任張琳說,政府、協會、企業現在其實更加清晰各自的定位,比如海南正在推動的旅游行業協會的改革,就是政府認識到要將市場的自律放權交給協會來做,政府出臺大的政策法規,詳細操作則由行業協會來負責,他們站在一線前沿會更加了解企業的經營特點和市場需求。
“未來我們希望能夠更好地推進整個旅行社企業的誠信體系建立,如旅行社的星級評定等,同時景區、購物以及酒店、餐廳的準入門檻要有明確標準,這都需要行業協會發揮更大的作用。”李繁華說。(記者 楊春虹 通訊員 吳婷婷)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