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3日,我市召開結對共建文明生態示范村工作會議,部署具體工作。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孫蘇出席會議并講話。孫蘇要求,有關單位要發揮本單位的專長和優勢,根據各村生產實際特點,采取有力措施,建設一批各具特色的精品示范村。
據了解,三亞的文明生態村建設從2000年開始,到今年已經進行了14年,農村面貌發生巨大變化,村村實現了通水、通路、通電,完成了改水和改廁任務,農村宣傳文化室、休閑小廣場、健身器材等配套設施在行政村實現了全覆蓋,農村的硬件和軟件建設不斷完善,涌現了檳榔河等先進典型。但是我市文明生態村建設與省的要求相比還存在一定的距離,為此,急需打造一批“升級版”的文明生態示范村。
目前,共有20家單位、企業與全市9個村開展結對共建活動,創建內容包括四部分,一是打造環境優美示范村。結合城鄉環境綜合整治,開展“美麗鄉村”創建活動,改變村民衛生習慣,打造“一村一景”的田園風景。二是打造文化惠民示范村。組建群眾性文藝和體育隊伍,培育一批本土特色的文體骨干。在春節、中秋等傳統節日,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三是打造鄉風文明示范村,通過創建文明家庭、星級文明戶、“好婆婆、好媳婦”等文明創建活動,提高文明素質。四是打造特色小康示范村。根據農村生產實際特點,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業”的思路,發展特色農業、鄉村旅游、庭院經濟等多種形式產業,促進農民增收。
就如何開展好結對共建文明生態示范村這項活動,孫蘇要求各單位要提高認識,增強結對共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把文明生態村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載體,把結對共建活動作為鞏固群眾路線教育活動的成果抓緊抓實。
孫蘇強調,各單位要突出重點,發揮優勢,提升對結共建活動的實效。把結對共建工作列入重要的議事日程,開展“美麗鄉村”建設,美化農村生態環境。同時要發展農村經濟,按照“一村一特色、一村一產業、一村一品牌”的思路,扶持農民發展特色產業、庭院經濟和鄉村旅游。
在豐富農村文化生活方面,孫蘇要求共建單位要從滿足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出發,組織開展講文明、講衛生、講科學、樹新風等各類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努力形成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鄰里友愛、扶弱助殘的村風民風。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