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瓊海龍壽洋萬畝田野公園。
瓊海鄉村旅游發展新范例——北仍村。
?瓊海旅游慢步綠道
美麗的玉帶灘風光。
博鰲海濱酒吧公園。
第四屆中國旅游產業發展年會頒獎現場。 年會會刊對瓊海旅游的高度評價: 瓊海特色的新型城鎮化和美麗鄉村建設與全域5A景區化打造相得益彰,使瓊海迅速成為海南國際旅游島上一個極具本土特色和市場競爭力的熱門旅游目的地。
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五周年,作為中國旅游業改革創新的試驗區,海南為全國旅游業的發展取得了哪些經驗和成就,一如五年前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剛剛上升為國家戰略時,成為中國旅游業界關注的熱點和焦點。
海南用一個鮮活的案例展示了自己在旅游業改革創新方面譜寫的新篇章和新范例——在昨天剛剛結束的以“新常態下的旅游業改革發展”為主題的第四屆中國旅游產業發展年會上,海南瓊海被業界評選為“美麗中國”十佳旅游縣(區),瓊海旅游發展模式獲全國業界高度肯定。
獲“十佳旅游縣”實至名歸
為期兩天的第四屆中國旅游產業發展年會昨天剛剛在江西南昌落下帷幕,來自全國有關省區市旅游局(委)、大型旅游企業集團負責人以及旅游研究者圍繞“互聯網時代的旅游國際傳播”、“如何促進鄉村旅游‘創新—重塑—升級’”、“高鐵旅游傳播如何更有效”三大主題展開深入研討對話。
“美麗中國”全國十佳旅游縣(區)花落誰家,成為年會上最受關注的話題。評審專家為這一桂冠設定了嚴格的評選標準:
旅游資源要富集,旅游產品要富有特色,要能夠展現“美麗中國之旅”形象——擁有山、海、河等富集旅游資源的瓊海,人文旅游資源同樣豐富,萬泉河、博鰲亞洲論壇、紅色娘子軍等成為展現“美麗中國之旅”形象的最好載體;依托一流旅游資源,瓊海已經形成高品質的交通、住宿、游覽、餐飲、娛樂、購物、結算、中介服務等“一條龍”產品;
對旅游業發展要有明確且重要定位——瓊海將旅游業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龍頭產業,也是該市優先發展的重點產業;
旅游產業規模與同級目的地相比居領先水平——2014年瓊海旅游服務業總收入33.2億元,增長62%。短短幾年間,瓊海從海南東部黃金濱海線路的通道上升為國際旅游島最引人矚目的新型旅游目的地;
注重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走可持續發展之路——2012年下半年,瓊海在研究如何結合中央和省委的總體部署,走出一條堅持科學發展、實現綠色崛起,同時又符合瓊海特色的發展道路時,確定了整個城市的發展戰略和發展路徑,即堅持“不砍樹、不占田、不拆房,就地城鎮化”的發展理念,著力打造田園城市,構建幸福瓊海。經過短短一年多的時間,伴隨著瓊海田園城市的建設,瓊海旅游尤其是鄉村旅游獲得突飛猛進的發展;
旅游配套設置齊全,可進入性好——通過田園城市的建設,瓊海將12個鎮建設成為各具特色、傳承文化、彰顯風俗、突出特色、扶持產業的特色小鎮;并根據不同特色規劃和建設三個國家農業公園;同時建設旅游慢道系統。通過綠道把每個景點、每個村莊、每個鄉鎮、每個精彩的區域串聯起來,就像用一根金線串起散落在瓊海1710平方公里廣袤綠色田野里的珍珠、瑪瑙和翡翠……
“五個增長”展現旅游新常態
接待人數、旅游收入的雙增長,尤其是“五個增長”的變化,更為客觀地展現了瓊海旅游發展的新常態——
——游客數量快速增長,其中鄉村旅游接待占全省三分之一強!2013-2014年全省過夜游客年均增長10.6%,瓊海增長17.3%,比全省平均水平高6.8個百分點,且呈現逐年加快的趨勢。2014年瓊海鄉村旅游接待游客245萬人次,同比增長113%,約占全省三分之一;鄉村旅游收入19.2億元,同比增長195%;
——散客比重快速增長,團散比達到29:71!瓊海團隊游客和散客比重從2011年的67:33,快速增加到2014年的團散比為29:71;
——旅游收入快速增長,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1.7個百分點!2013-2014年全省旅游收入年均增長9.1%,瓊海增長40.8%,旅游收入增長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1.7個百分點,且呈現逐年加快的趨勢;
——旅游效益快速增長,過夜游客人均消費僅次于三亞,位列全省第二!過夜游客人均消費從2011年的901元增長到2014年的1342元,增加了441元,增長了48.9%;從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86%快速增長到全省平均水平的121%,僅次于三亞,位列全省第二;
——游客滿意度增長,海鮮排檔、公共服務設施配套等均受到游客稱贊!
從游客人數和收入及增速、團散比、人均花費等指標看,瓊海旅游已經走出一條又好又快發展的新路徑,成為海南最受關注的新型旅游目的地!
年會會刊這樣介紹瓊海
美麗瓊海
小鎮休閑 鄉村度假
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瓊海市,位于海南省東部,萬泉河中下游,是紅色娘子軍的故鄉,是舉世矚目的“博鰲亞洲論壇”所在地,是年輕而富有魅力的海南區域性中心城市。全市總面積1710平方公里,轄12個鎮和彬村山華僑經濟區,常住人口50萬人,瓊海籍海外華僑、華人和港澳臺同胞約有55萬人,分布在世界五大洲28個國家與地區。
近年來,瓊海市緊緊圍繞“打造田園城市、構建幸福瓊海”的發展思路,加快推進特色城鎮化建設步伐。把推進城鎮化作為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重要途徑,作為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有力支撐,作為擴大內需和促進產業升級的重要抓手。堅持“不砍樹、不拆房、不占田,就地城鎮化”的原則,根據各個鎮的人文特點、產業特色和自然稟賦進行個性化的規劃設計,逐步把12個鎮打造成“一鎮一特色、一鎮一風情、一鎮一產業”。同時,與“田園城市”特色城鎮化建設相同步,以高效熱帶農業、優良生態環境、美麗田園風光為依托,把全市劃分為“龍壽洋國家農業公園”、“熱帶濱海國家農業公園”和“萬泉河國家農業公園”等三大片區,加快旅游業和農業的整合發展,不斷把更多的游客吸引到老百姓家中,成為農村轉型發展和農民增收的有效載體,實現“城在園中、村在景中、人在畫中”,讓市民感受鄉村田園氣息,讓農民享受城市生活品質。
瓊海市委書記符宣朝表示,“田園城市、幸福瓊海”既是瓊海的城市名片和宣傳口號,也是瓊海的發展戰略,更是瓊海的發展道路。“打造田園城市、構建幸福瓊海”其實就是一條具有瓊海特色的新型城鎮化道路,通過“田園城市”特色新型城鎮化建設,把瓊海建成全市50萬人民的“幸福家園”,然后通過全域1710平方公里5A級景區的建設,實現瓊海人民的幸福家園與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相得益彰。
2014年8月31日,《人民日報》分別在頭版顯著位置和二版發表兩篇介紹瓊海推進城鎮化建設的文章,編者按寫道:“推進城鎮化建設,眼睛不要只盯著大城市,宜更多發展中小城市及城鎮。瓊海市實行就地就近城鎮化,讓農民享受城市的生活品質,讓城鎮看得見山、看得見水、留得住鄉愁。這種城鎮化建設的經驗,值得積極借鑒、總結推廣。”
中央文明辦近日發出《建設美麗鄉村 構建幸福家園——關于海南省瓊海市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調研報告》,充分肯定了瓊海市在探索和實踐美麗鄉村建設工作中的經驗做法,認為其對于全國中西部地區生態環境同類型的農村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值得廣泛學習推廣。
小鎮休閑,鄉村度假,“瓊海味道”醉游人,美麗瓊海引領國民休閑旅游新常態。2015年1月2日,《海南日報》頭版頭條刊登名為《“品瓊海味道 享幸福生活”成今冬海南旅游市場亮點——小鎮風情濃 旅游新味多》,報道指出,“田園城市,幸福瓊海”已經成為海南國際旅游島上一個極具本土特色和市場競爭力的旅游目的地品牌。瓊海推出的首屆“瓊海味道”特色小鎮周末休閑游嘉年華活動,將“田園城市,幸福瓊海”的建設成果進行旅游要素產品化改造,策劃、包裝、推出一批特色旅游商品、美食、名店等旅游新品牌、新產品、新體驗,帶動了特色小鎮、特色村莊、特色專業合作社、特色商家的旅游化發展,實現了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融合發展。美麗中國“瓊海篇章”正在成為海南島東海岸令游客流連忘返的全域5A的新型休閑度假目的地。
統計顯示,2014年瓊海旅游服務業總收入33.2億元,增長62%;瓊海旅游團隊與散客的比重從2013年的42:58提升到29:71。鄉村旅游接待游客245萬人次,同比增長113%,鄉村旅游收入19.2億元,同比增長195%。
本版撰文/楊亦
本版圖片均由 瓊海旅游委 提供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