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1日搜狐航空訪談間邀請了業(yè)內人士和網友代表,就航班延誤問題進行深度解析。希望能夠搭建起業(yè)內人士和網友之間溝通的橋梁,使廣大網友更加全面地認識和理解航班延誤原因,了解航空公司處理相關問題的流程,并共同探討如何應對和解決航空延誤導致的各種矛盾問題。
此次訪談邀請的嘉賓有: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服務副總監(jiān)、服務發(fā)展部總經理郝玉萍女士,國航航站管理部產品發(fā)展與品質保障高級副經理黃丹明先生,國航地面服務部品質保障室高級經理韋航先生,以及搜狐網友代表“看游也是樂”。
【黃丹明】:您剛才提到天氣原因,在我們民航法里面有比較明確的規(guī)定,天氣原因,航空公司可以協(xié)助旅客解決食宿問題,而不是要求航空公司必須提供食宿。
【郝玉萍】:按照民航的規(guī)定,所有國家也都是通用的。天氣原因,企業(yè)不應該負責任,因為它屬于不可抗。全部都是由航空公司協(xié)助旅客安排住宿。基本上國航也都是采取的這種方法。極個別的情況,不能是范例。所以全部都是協(xié)助的。
【主持人】:天氣原因引申出來的問題,如果天氣轉好了,為什么有的航空公司可以飛,有的航空公司還是要等待?
【黃丹明】:各個航空公司,或者說各個國家對飛行員在什么條件下可以飛,有一個規(guī)定和標準,各個航空公司或者各個國家的民航局對這個標準是不一樣的。比如說能見度,有霧的情況下,如果國航或者民航總局的標準是八百米,可以起飛,但是其他外國航空公司六百米和五百米可以起飛。今天這個天氣正好是在五百米六百米的時候,人家符合,就可以飛。作為國內的航空公司,這種標準就不能飛。所以造成了乘客的理解上面的問題。這是在技術、標準、安全方面的不同出現的。
【郝玉萍】:一般政府發(fā)布標準,是給最低的標準,一般都是這樣的,但是這個企業(yè)往往是根據他綜合的原因,在最低的標準之上,有的企業(yè)略高于,有的企業(yè)跟發(fā)布的標準完全一樣。一般航空公司越成熟,包括盲降設備,所有的這些他具備得越好,他綜合的標準運行起來,使用的范圍更大。
訪談實錄:業(yè)內人士深度解析航班延誤的背后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lián)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jiān)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