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報記者 李佳飛 特約記者 黃一笑
馬宛大村,是海口市瓊山區大坡鎮新瑞村下轄的一個自然村,全村43戶223人,因生態環境優良、生活富裕、民風淳樸,近日獲評全國文明村鎮,是此次海口市唯一獲此獎項的自然村。
今天上午,記者走進馬宛大村。
“農村的人居環境搞好了,城里人都想住進來,因為這里的空氣更好,鄰里融洽,全村就像大家庭一樣溫暖。”大坡鎮委書記杜梅英笑言。
馬宛大村和瓊山許多文明生態村一樣,綠樹環繞,生機盎然。所不同的是,這里農民臉上的笑容更加自信,民居更加規整,干凈整潔的水泥村道將戶戶相連,椰樹環繞的村口文化室和休閑點,村民有的看報,有的悠閑聊天。
“創建文明生態村,我們花了近3年的時間。”馬宛大村村民小組長馮學三告訴記者,以前的村莊用4個字形容就是“臟、亂、差、散”,“別說像樣的文化室和燈光球場了,連一條硬化的村道都沒有,牲畜的糞便和生活垃圾隨處可見。”
2012年開始,在各級政府部門的號召引導下,馬宛大村村民開始了環境衛生整治行動,村民自覺投工投勞,并多方籌資,修起了環村道路和村巷,硬化庭院,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建設文明生態村受益的是當地村民,當然建設的主體也得依靠他們。”杜梅英說,良好的群眾基礎是馬宛大村成功創建文明生態村的重要經驗。為發揮黨員干部的帶頭作用,馮學三一年365天,除了臺風天氣,幾乎每天都在為村莊的建設和環境衛生奔忙;新瑞村黨支部副書記符致海在村民拆除危房資金不夠時,主動墊付,并將自家的小面包車無償提供給村民使用;村民馮學德等人,為給村民創建更好的休閑活動場所,主動讓出自家用地修建了燈光球場……
加上政府和社會資金的扶持,如今的馬宛大村,廢舊危房不見了,新建的寬敞瓦房多了10多間,整潔的路面和設施齊全的休閑娛樂場所,構成了村民們全新的家園。為確保環境整潔,村民們還立下民約,每周一和周五是集體大掃除的時間,平時每家每戶自覺落實“門前三包”,村里幾位90多歲的老人每天會利用散步的時間“巡檢”,若發現誰家破壞環境或亂扔垃圾,一定會上前教育,直至其改正,當然,這種被“揪住”的情況越來越少了。
“村子美了,大家團結一心搞生產,生活也就越過越好了。”馮學三說,以種植胡椒、橡膠等經濟作物為主的馬宛大村,村民人均年收入已過萬元,有家境稍困難些的村民,大家都會幫襯一下,團結互助蔚然成風。
事實上,馬宛大村只是瓊山區文明生態村創建工作的一個縮影。瓊山區委常委、宣傳部長覃俊介紹,2014年,瓊山區將文明生態村創建工作與扶貧工作、與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相結合、與塑造“三色三美 魅力瓊山”品牌形象相結合,全年共創建文明生態村105個,同時實現了55個貧困村脫貧的目標。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