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報記者 陳蔚林
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哪里最為熱鬧?許多人會不約而同地給出答案:除了各個論壇會場,就是搭設在戶外膜結構餐廳中的海南風情美食園了。
身未至,心已動。遙望清爽素雅的海南風情美食園,可見琳瑯滿目的熱帶果蔬堆成一座小塔,被圍放一周的各式土特產品眾星拱月般環繞。食物的熱氣氤氳著,悠悠升騰在賓客之間,被笑語歡言驅得來回飄蕩。不經意間,那層層疊疊的“海南味道”便肆意流淌,引得尋香而來的饕客垂涎。
“為了在年會中爭取到開設海南風情美食園的機會,我們著實下了一番功夫。”省外事僑務辦公室副主任戴貞告訴記者,隨著影響力的日益增強,年會的時間和空間也越來越緊俏,如何把握這一難得的平臺,讓八方來客多角度、全方位認識和感知海南,也是擺在海南省服務與利用博鰲亞洲論壇聯席會議機制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面前的一道考題。
憑借多年服務與利用論壇的工作經驗,戴貞知道,諸多賓客在幾天的參會時間內難得外出,對飲食必然存在一定的需求與期待,而海南美食品類豐富、崇尚天然,在中規中矩的會議用餐之外足以作為招待賓客的爽口佳肴。“當然,我們也認為將海南美食送到嘉賓面前,不失為推介海南文化、塑造海南形象的直接方式之一。”作為土生土長的海南人,戴貞對這片土地孕育而生的谷粒、果蔬、魚肉有一份特殊的情感,“我們希望嘉賓除了能從視覺、聽覺上感知海南,還能從味覺上找到更為全面立體的海南印象,這種感受更具體也更深刻。”
為了將“寸土寸金”的海南風情美食園作用發揮到極致,呈現給賓客的每一道菜肴都無一例外經過了嚴格的廚師、菜品、食材的選拔程序,每一件擺放在用餐區域外圍的海南農副產品——文昌雞、黑胡椒、椰子凍等也都經過了層層遴選和文化包裝。僅是圍繞“水”這一主題,我們就能在現場讀到海南水系分布脈絡和歷史沿襲,也能領略中華古訓“上善若水”的美食詮釋。
“坐在這里,我為自己是一名海南百姓代表感到自豪。”望向海南風情美食園中仿造船型屋、椰子樹等海南風物搭建的布景,受邀參加年會的百姓代表姚嘉將驚喜寫在滿臉笑意之中,“這些根植于海南民眾的普通生活,卻常常被忙于生計的我們忽視的海南美食和文化,在年會中被完整全面地還原了。”
(本報博鰲3月26日電)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