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報記者 劉襲 特約記者 黎大輝
通訊員 朱德權 王麗娟
“打起竹桿哎敲起鼓,歡迎你到檳榔谷……”近日,記者跟隨來自海口、三亞等地的驢友團,走進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什運鄉光一村時,旋律優美的原生態黎族歌曲《歡迎你到檳榔谷》,以淳樸濃郁的民族風情,拂去游客身心的疲憊。記者看到,唱歌的是一位個子不高,皮膚黝黑的中年男子,他就是瓊中民間舞編導和民間歌手、《黎族婚俗》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王進明。
王進明創編的《拾螺歌》《搖藍曲》《弄閏歌》等15首歌曲,每年都唱響瓊中“三月三”節慶舞臺,唱醉游客的心。他說:“要創作更多的優美歌舞,傳承黎苗文化,服務更多游客。”
從原生態歌舞吸收音樂養分
“我平時不管干多累的農活,只要唱一兩首歌,渾身就輕松了。”王進明從小受黎族歌舞的熏陶:家中來了客人,父母會在客人面前對酒當歌;碰上村里哪戶人家婚嫁、入宅、祝壽或添丁等喜事,人們會載歌載舞慶賀。原生態優美的歌曲打動了王進明的心,村里或是鄰村舉辦大大小小的活動,只要有歌舞表演的,他都是積極參加。
王進明只有初中文憑,沒有學過音樂,缺乏專業知識,他從原生態的黎族歌舞吸收音樂養分。他自己掏錢跟鄉村有名的黎族歌舞傳承人如王妚大等人學習,到五指山市毛陽鎮等地采風。
不遺余力傳承黎苗歌舞
執著和辛勤使王進明登上夢想的舞臺。從起初參加鎮、村的各種演出,到后來參加縣里舉辦的民歌表演和“三月三”節慶舞臺,最終代表海南省走到全國性的大舞臺,王進明一路斬獲了諸多獎項,而他更是不遺余力傳承黎苗歌舞。2001年番道村建設生態文明村需要建一支文藝隊伍,近兩年時間,他幾乎每天都到番道村教村民黎苗歌舞。現在,番道村文藝隊的黎苗歌舞是游客最喜愛的鄉村游節目。
因為在傳承和保護民族文化貢獻突出,2012年,瓊中授予王進明為《黎族婚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代表性傳承人。這是一種榮譽,但更是一種責任。他更加忙碌了,每年縣里舉辦文藝匯演前,他都要到什寒村、共建村、番響村、加林村、便文村等,一個村接一個村地傳承黎苗歌舞。
最近王進明到灣嶺鎮、黎母山鎮等地的學校傳承黎苗歌舞。“民族文化傳承和保護,應從娃娃抓起,讓孩子們從小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將來才能把黎苗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在談及如何傳承和保護“非遺”時,他說出心中的想法。(本報營根4月12日電)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