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海口4月13日訊 (記者朱和春)作為全省人口最多的鄉鎮——儋州那大鎮,近年來全面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讓廣大村民享受到了城里人的生活品質。今天的《光明日報》在第4版刊發文章《美麗鄉村惹人醉》,從“美麗鄉村引人入勝”“文明鄉風涌現好人”“網格管理促進和諧”三個方面解讀了那大鎮的美麗嬗變。
美麗鄉村引人入勝。報道從力乍村的變遷入手,介紹了那大鎮統籌城鄉發展,構建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引起的巨變。力乍村是一個古老的客家村莊,幾年前村里沒有一條水泥路,經常出現打架斗毆事件,經過3年建設,現在這里是客家民居與竹園水榭、膠林花圃相映成趣,美麗的田園風光吸引游客紛至沓來。
據介紹,那大鎮為全面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2012年鎮里提出“百村十個一”工程,即一個村莊,要有一套規劃,一條硬化道路,一間文化室、文化廣場、健身器材,一套廣播、電視,一條安全飲水管網,一班公交車,一間戶廁,一名衛生管護員,一項特色產業,如今全鎮147個自然村全部實現農村飲用水衛生指標常態監測和治理,每個自然村都配備了一名環境保潔員和垃圾桶。今年3月份,開通了到達全鎮147個自然村、農場連隊的村村通公交線路7條。
文明鄉風涌現好人。報道講述了兩位老人用6個年頭一鏟一鋤修建一條村路的故事。蒟園村有一條遠近聞名的村路叫修德路。在修這條路之前,村民外出走的另一條路非常危險:路狹窄不平,路下面是水利溝渠,因為沒有護欄,騎摩托車、自行車極易發生落水事故。村里86歲老人吳倡汝、69歲老人江紹滿一合計,拿起了鋤頭和鐵鍬開始修路,日復一日,兩位老人硬是把水利溝渠旁的一條山間毛路打通拓寬,解決了村民的出行難題。而這樣的凡人善舉在那大鎮并不少見。
網格管理促進和諧。那大鎮是全省最早實行網格化管理的鄉鎮。根據區域分布,全鎮劃分為大、中、小三級網格層次,其中將社區劃分為若干板塊作為小網格,每個小網格配備1名網格長、1名網格員、1名信息員,每個網格員負責走訪300至500戶居民。三年來,那大鎮以網格化為依托,以住戶為單位,錄入信息15萬多條,調解土地糾紛、醫療糾紛等325宗,調解成功率96%。
報道提到,通過網格化管理,那大鎮已由全省毒品危害重點地區掛牌整治單位、市社會治安焦點鄉鎮,躍升為全省禁毒先進單位、全市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先進單位,治安案件發案率、刑事案件發案率大幅下降。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