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擁青山綠水、藍天白云,全國一流的空氣質量,要不要發展工業?該發展什么產業?該如何把握發展與生態之間的平衡?這些都是多年來海南在謀劃發展時盤桓和思考的問題。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海南省委書記羅保銘就明確表示,海南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發展戰略,嚴格控制工業排放指標,朝著零排放、高附加值、低能耗的項目和產業發展,讓海南綠色生態、綠色發展、綠色崛起。
打開澄邁這扇窗口,就能將海南如何綠色發展看個仔細,無論是支柱產業旅游業,還是“十三五”新經濟增長點的重中之重——互聯網產業,都能在澄邁找到最好的觀察點。
致力發展綠色產業GDP增速全省第一青山綠水不改
在海南,澄邁一直以“長壽之鄉”聞名,有上百位百歲老人居住于此,而專家表示,這得益于獨特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和優良的生態環境。擁有綠色生態的同時,澄邁近年來經濟發展的勢頭也不弱。澄邁縣縣長吉兆民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透露,2014年澄邁全縣實現生產總值225.89億元,增長11%,增速連續五年全省第一。
作為技術密集型產業,互聯網產業的低碳、環保、潛力大成為海南綠色發展的絕佳選擇,澄邁也看準了這個契機。在去年澄邁11%的GDP增長中,落戶澄邁老城經濟開發區的海南生態軟件園可謂貢獻不小。騰訊、印度NIIT、中軟、東軟等數百家IT企業紛紛進駐,2014年總產值131億元,平均每畝產值3119萬元,海南生態軟件園毫無意外地成為海南年畝產值最高的園區。工作、生活、休閑全不耽誤的“產城融合微城市”也讓網媒行采訪團的記者們印象深刻。
而澄邁的另一個綠色經濟典范——海南車用沼氣新能源應用示范項目也令網媒行采訪團倍感興趣。它不但能將香蕉桿、甘蔗渣、市政污泥、禽畜糞污等城鄉垃圾變成車用沼氣,讓未來海南全省的公交、出租車,甚至家用汽車全部用上清潔能源變為可能,產出的沼渣沼液還可以反哺當地生態農業,節約化肥用量。與此同時,還可以帶動各方面直接投資30億元,年工農業總產值約20億元,提供就業崗位約5000個,增加政府稅收約2億元。
建設美麗鄉村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
美榔村姐妹雙塔與荷塘花香的秀麗景色,和瑞溪美食風情小鎮的美味佳肴為全國重點網媒記者的澄邁一日游留下了活色生香的一筆。發掘打造這些特色村落和風情小鎮美麗鄉村,是澄邁近年來謀劃發展休閑低碳旅游產業的重要舉措。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