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厘島最著名的海神廟,建于伸入海中的懸崖之上,潮漲時與陸地隔絕,景觀奇特。 海南日報“一帶一路”采訪團 攝
■ 本報特派記者 單憬崗 侯賽
巴厘島,一個南半球熱帶小島,雖然基礎設施遠不如海南,但卻成為了一個全球人向往的旅游勝地。它有很多經驗值得海南學習。
巴厘島有非常準確的定位,即把目光主要集中在發展國際休假旅游和觀光旅游勝地的建設上,穩固業已形成的“天堂島”旅游認可,同時依托熱帶海島來設計自身的旅游模式。海南島在旅游發展模式的選擇上完全可以借鑒同類型的巴厘島,將度假旅游和觀光旅游并舉,通過合理的布局分區、旅游消費結構細化,讓度假旅游區、觀光集中景觀區、商圈綜合區等相互結合。
巴厘島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對旅游文化和人文景觀的培養。自然景觀可以悅目,而人文景觀則可以賞心,這是在自然景觀基礎上疊加了文化特質而構成的景觀。巴厘島人深知椰樹、海灘沒有獨特性,而地域文化才可以在人們心中留下深遠的記憶,才能構筑游客的心靈港灣,吸引回頭客。海南島本身擁有豐富的人文資源,島內原住民的生態原汁原味、色彩斑斕的少數民族風情以及獨特的民俗祭祀和民間文藝都是值得深化挖掘的原材料。巴厘島的人文景觀建設都是因時制宜、因地制宜,沒有生硬移植,并取得了巨大成功,這對于海南島人文景觀的培養有著強烈的參考價值。
交通物流強大的硬件保證,是一個成熟的旅游區域擁有廣大市場的必要條件。巴厘島四通八達的航空網絡令人贊嘆,海南在航空港的建設上,國際航空港也已經初具規模,但在國際航空網絡的建設上卻依然不夠成功,需要大力發展。
旅游區開發要注重與當地民眾的和諧,旅游開發對當地原住民生活方式的影響雖然不可避免,但巴厘島很好地將游客與當地居民區分開來,旅游開發過程中不僅沒有侵犯旅游區內居民的利益,反而為當地百姓帶來了更多的發展機會。
旅游目的地的最高目標是要讓旅游者感到放松和帶來心靈上的慰藉。海南島的旅游不能僅停留在美景、美食這樣視覺和感官層面的建設,而是應該打造能夠承載起現代人心靈港灣的支點,要建立足夠的人文情懷和景觀底蘊。
完善溫馨的旅游服務,是留住游客的關鍵。在巴厘島,隨處都可以享受到溫馨的服務和方便的WIFI。只有做到這些,旅游形象才能樹起,游客才能“回頭”。
巴厘島的開發體現的兩個關鍵詞是:連續性和漸進性。海南要打造出一個世界級旅游勝地不能操之過急,需要目標恒定、腳踏實地、穩打穩扎、一代代人向前推進。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