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報記者 蔡倩
進入瓊海嘉積鎮北仍村,一種氣質便撲面而來。這種氣質來自于綠道的曲徑通幽,來自于密林的清麗優雅,更來自于農民文明淳樸的精神面貌。
文明生態之花,在瓊海花開別樣紅。近年來,瓊海建設美麗鄉村、構建幸福家園,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目前建成文明生態村1857個,占該市自然村總數的70%,還有8個村鎮被評為全國文明村鎮。
美在德行,瓊海著力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文明惠民、文化樂民、民風惠民,讓廣大農民群眾共享精神文明創建成果。
文明育民:耳濡目染樹新風
道路兩旁的電線桿懸掛著醒目的公益廣告牌,農家屋墻上繪著精神文明建設宣傳畫……“帶著孩子來這玩,既有美景觀賞,又能接受精神文明的熏陶。”走在位于瓊海龍壽洋國家農業公園里的多文村中,游客劉以春告訴記者。
走出田園,又入公園。在瓊海萬泉河帶狀公園里有一座核心價值廣場:核心價值元素都被打造成石刻、圖說、燈籠等藝術品。“這是‘文’字,‘文明’的‘文’!”瓊海市民吳浩指著廣場上的石刻,教著5歲的兒子識字。
瓊海市文明辦主任王連東介紹,萬泉河核心價值廣場依托萬泉河公園而建,在兼顧公園固有功能與文化傳播需要的基礎上,通過合理規劃、有序對接,將核心價值觀元素與公園整體風格和功能定位進行有機結合。
在瓊海,核心價值觀宣傳與田園景觀相得益彰,為當地居民與游客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景觀體驗,同時也潛移默化地受到了核心價值觀的熏陶。
文化樂民:精神家園在身邊
8月7日,嘉積鎮大園古村國學夏令營結營。結營儀式上,孩子們表演了《快說弟子規》《漢舞霓裳——禮儀之邦》等節目,傳遞國學文化的正能量,讓臺下觀禮的家長們都倍感欣喜。
“大園古村是海南省傳統耕讀文化名村,崇文尚學氛圍濃郁。在村里舉辦國學夏令營,就是想讓孩子們從小接觸到優秀文化,學會做人。”中山大學博士生導師、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黎紅雷的家鄉便是大園古村,他依托大園古村“秀才村”“博士村”的人文資源開展了多樣化的活動,以此營造精神家園、傳承優秀文化。
在陽江鎮紅色老區村上科村文化廣場,每天傍晚都飄出悠揚的瓊劇歌舞聲。“雖然只是業余演藝團體,但大家的生活都豐富了。有空就來唱戲聽戲,麻將也不打了、家里兩公婆不吵架了、鄰居之間不鬧矛盾了。”陽江鎮政府的駐村干部邢增開風趣地告訴記者。
打傳統文化牌、特色文化牌,瓊海正努力打造本土文化品牌,以此不斷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推動文化強市建設開創新的局面。
民風惠民:好民風是競爭力
“鄉村田園花果香,農家土產待客嘗。一碗清茶,家常飯菜,喜敬賓客情意長。”作為當地著名的好民風之村、禮儀之村、重教育之村,在嘉積鎮官塘村委會北仍村,經常會看到有退休老教師在自家門口吟誦自己的新作,展現這個村莊的儒雅之風。
“北仍村雖然有地理優勢,但周邊的村子同樣不差。是好村風民風給北仍村帶來了好機遇。”官塘村黨支部書記李昭良介紹,北仍村在嘉積鎮開展的創建“好民風”文明行動中被評為“好民風之村”,村中6個模范家庭被評為重教育之家、重孝道之家等“好家風之家”。這些“軟實力”都使得北仍村中鄉村旅游蒸蒸日上。
家風相連成民風,民風相融匯市風。在瓊海市美麗鄉村建設的工作中,瓊海市可謂是百花齊放、各有所長,成為了民風惠民的領跑者。
“生活水平大幅躍升,農民才會發自內心地自覺支持和參與文明生態村創建。”王連東說,瓊海市文明生態村發展將繼續以鄉村園林化景點化為特征,與發展鄉村旅游相結合,培育支撐農村持續發展新型產業,努力達到“好看又中用、美麗且生財”的效果。
(本報嘉積8月20日電)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