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三亞12月22日電 (記者況昌勛)海岸線生態恢復是三亞“雙修”的重要內容之一。目前,三亞開展申報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區工作,并已經確定為“海洋強市”建設工作任務,今年11月國家海洋局組織了評審工作,三亞市已成為12個候選城市之一。
今年以來,三亞以海南省海岸帶保護與開發專項檢查整改行動為契機,對海岸帶存在的128項問題進行了分類處置,依法整改,特別是對侵占海岸帶的違法建筑集中開展了大規模拆除行動,并對海邊排污口進行了整治。同時,加快推進三亞灣原生植被保護和生態恢復工程,已完成1.4公里示范段的建設,計劃今年底完成整個三亞灣17.6公里岸線原生植被的恢復工作。
三亞市是海岸帶開發利用的熱點城市,海岸帶開發利用強度大、項目多,整改任務工作量非常重,三亞將海岸帶專項檢查工作與市整治違法建筑攻堅行動、“多規合一”“山河湖海”整治行動、棚戶區改造、“兩普查、兩規劃、一報建”等相關聯的工作結合起來,把責任層層分解各區、各職能部門,加班加點落實各項整改任務。三亞對要求拆除的違法違規項目及時組織人力物力拆除,海岸帶保護范圍內拆除面積達54129.04平方米;對游客進出公共海灘通道的障礙物進行拆除清理,要求通道周邊的酒店不得阻礙游客進出。
目前,亞龍灣酒店群區域已清理出5條公共海灘通道并設置明顯指示牌;海棠區、天涯區、崖州區分別制定了沿海村莊環境排污整改方案和沿海海水養殖場整治方案,其中,藤海社區污水處理工程項目已完工;三亞理文索菲特酒店等19家企業已按要求完成補植改造工作,增加林地郁閉度,逐步形成多層次防護林帶;為妥善解決紅沙碼頭歷史遺留問題,吉陽區安排專項經費給紅沙居委會,加強對紅沙碼頭的管理和周邊環境的整治。
為減少潛水旅游活動對珊瑚礁生態系統的影響,提出潛水點資源管理任務,今年三亞市委托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對三亞市重點旅游潛水區域的珊瑚礁生態系統進行調查和評估,目前已完成《潛水活動對三亞珊瑚礁影響評估》報告;在此基礎上又編制了《三亞市潛水旅游活動用海管理規定》,目前正在市法制辦法核,將全面加強珊瑚礁資源的監管工作。
此外,三亞堅決打擊近岸3海里捕撈、非法采砂、非法捕撈野生海洋生物資源行為,加大了對三亞灣、亞龍灣和海棠灣的執法巡查力度,至今共出動執法人員561人次,執法船83艘次。經過整治,目前三亞灣等海域近岸3海里內海域非法捕魚現象明顯減少。
侵蝕岸灘修復方面。《三亞市海洋功能區劃(2013—2020年)》已上報省政府審批,省海洋與漁業廳已組織專家評審通過,正積極協調省政府批準;啟動了《三亞市海域使用規劃》《三亞灣、亞龍灣、海棠灣及大小東海鹿回頭灣海域使用詳細規劃》《環三亞海岸線修復整體規劃》編制工作。此外,還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王穎等業內專家,對亞龍灣西段侵蝕岸灘開展前期研究。
鏈接
什么是“六大戰役”?
六大戰役指三亞城市修補的6項任務:
1、廣告牌匾整治。拆除雜亂廣告牌匾,按照統一協調要求設置,使城市整體形象更加整潔。
2、違法建筑打擊。繼續實施“鐵錘行動”,清除違法建筑。
3、城市綠化改造。清退被侵占的綠地,清理生態遭破壞的綠地,對現狀生態良好的規劃綠地合理利用,分期實施綠地規劃。
4、優化城市色彩協調,使城市建筑與三亞的海、山、綠、水等自然特征相協調,與熱帶城市特征相吻合。
5、城市亮化規劃,點線面結合打造夜景燈光系統,在晚上突出三亞山、海、河相呼應的城市特征。
6、城市天際線和街道立面改造,使城市建筑與周邊的山、水、天等自然風光更好地搭配協調,讓置身于城市中的人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蘇慶明 輯)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