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8日,國家海洋局發布了《2015年中國海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顯示,海南實施監測的東海岸珊瑚礁和海草床等海洋生態系統均處于“健康”狀態;三亞亞龍灣和海口假日海灘海水浴場環境狀況良好,“健康”指數分別達到了97%、79%。
《公報》顯示,2015年我國近岸局部海域污染嚴重,陸源入海污染壓力巨大,典型海洋生態系統健康狀況不佳,86%處于亞健康和不健康狀態,海洋環境風險突出。我國管轄海域未達到第一類海水水質標準的各類海域面積中,南海海域面積最小,平均僅為其他海域的1/4。
“十二五”期間,海南海洋生態環境保持良好,遠海、近海海域海水水質符合清潔海域水質標準,水質優良;珊瑚礁生態系統和海草床生態系統基本保持其自然屬性,生物多樣性及生態系統結構相對穩定,為海洋經濟發展提供了較強的承載能力。
近年來,海南劃定海洋生態保護紅線區總面積約3009.09平方千米,占海南島近岸海域總面積的12.69%。通過監督指導和檢查珊瑚礁修復基地項目建設,與國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共建文昌、萬寧、樂東、東方等市縣海洋環境監測站,實施監測站位150多個,監測數據3200余個。
今年海南將完成海口灣、洋浦近岸海域污染總量控制研究,加強重點海域實施海洋環境質量監測,實現監測數據共享,啟動制定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和數量分配方案;開展水產養殖污染防治,重點整治無序養殖問題,扶持20家以上養殖場推廣應用廢水處理和循環水養殖技術,使水產養殖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和控制。
據了解,海南今年將通過推進海域、海島和海岸帶生態整治修復工程,推進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加強重點近岸海域污染總量控制和動態監測,加大對珊瑚礁、紅樹林等重點物種種群保護著力保護海洋生態環境。
海洋生態系統的健康狀況分為健康、亞健康和不健康三個級別。海洋生態系統“亞健康”和“不健康”狀態是指生物多樣性及生態系統結構發生變化,生態系統主要服務功能發生變化、甚至嚴重退化或喪失。環境污染、人為破壞、資源不合理開發等生態壓力超出生態系統的承載能力。
責任編輯:李昕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