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企業高標準培訓員工。特約記者 蒙鐘德 攝
在2016年全省一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上,省長劉賜貴強調:要盡快建立國際旅游島標準服務體系。圍繞旅游要素,對照國際標準,省旅游委、省質監局要盡快研究制定一套科學完善、覆蓋全島的國際旅游島標準服務體系,并在行業內進行推行。
讓標準更加標準
一場知識競賽讓上百位已踏入職場的涉旅企業工作人員,重新燃起了象牙塔求學時的奮斗熱情和上進激情……參加知識競賽的3名三亞國際免稅城的“考生”,是從企業內參加初試的200名員工中選拔出來的。在考場上,他們不僅是在為自己爭優,更是為企業爭優。
旅游企業自發自覺推進落實旅游標準化工作的緣由何在?積極主動爭優爭創的動力又何在?對于這些疑問,三亞一家珍珠企業的質檢部經理感觸頗深。
該公司從2008年起就開展相關的旅游標準化工作,包括規范店內標識標牌、制定企業質量體系等,在打造舒適的購物環境,提高顧客滿意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相比于我們企業自己制定的標準,三亞市旅游標準化辦公室組織開展的等級評定檢查工作依據國家、行業、地方標準進行,讓我們學習掌握了更系統、更全面、更深入的旅游標準化。”這位質檢經理告訴《旅游周刊》記者,目前企業已將旅游標準化的落實情況納入員工評優、升職考核的條件范圍中,爭取讓標準成為習慣,讓習慣符合標準。而更加標準的旅游標準化,也將有助于進一步提高企業從業人員服務水平,營造更好購物環境,塑造企業良好形象,助力企業未來更好發展。
“請問成績什么時候公布”“今天考試不太理想,還得繼續努力學習”“高手如云啊,沒事,咱們一起學”……4月22日,來自三亞49家旅游標準化試點企業的147名選手參加了三亞市旅游標準化知識競賽,各企業在加強學習的同時,也為迎接國家旅游局標準化試點創建驗收做好準備。
旅游標準化是指在旅游及相關行業,大力推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宣標與貫標,以推動全行業、全社會在服務品質管理方面躍上新臺階,最終實現游客滿意和行業經濟效益的顯著提升。去年底,三亞市啟動創建第三批全國旅游標準化試點城市工作,對于以旅游業為支柱產業的三亞來說,這被看成是打造旅游業發展“3.0版”的重要助推器!
讓優秀更加優秀
據研究,一個人的動作或想法,如果重復21天就會變成一個習慣性的動作或想法,這也稱作“21天效應”。推進落實旅游標準化工作,相當于讓相關涉旅企業牢固樹立標準理念,養成標準習慣,從而提高企業服務水平,助推企業更好發展的一個過程。而對于已經形成標準理念,養成標準習慣的企業,同樣可以從落實旅游標準化中獲益,三亞維景國際度假酒店就是代表之一。
“對于酒店來說,旅游標準化是我們自始至終,一直在堅持落實的主要工作之一,同時我們也在不斷與時俱進地深化旅游標準化建設工作。把旅游標準化工作全面深入地落實到位并完成論證體系,如今精細化的標準化管理已成為酒店提高服務質量,優化顧客體驗,贏得顧客好評的核心競爭力之一。”三亞維景國際度假酒店副總經理陳德雄說,在參與創建過程中,酒店再次深化細化各部門崗位職責、規章制度、操作標準等,客人的反饋也越來越好。
酒店推進落實旅游標準化的工作不僅得到了顧客的點贊,更得到了國家旅游局的肯定。今年,國家旅游局公示了“全國文明旅游先進單位”評選結果,全國共有100家文明旅游先進單位上榜,包括50家旅行社、25家景區以及25家飯店。其中,在飯店榜單中,三亞維景國際度假酒店成為海南省唯一一家入選的五星級酒店。
以標準化推動
國際化、精品化
在2016年全省一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上,省長劉賜貴強調:“要盡快建立國際旅游島標準服務體系。圍繞旅游要素,對照國際標準,省旅游委、省質監局要盡快研究制定一套科學完善、覆蓋全島的國際旅游島標準服務體系,并在行業內推行服務體系。”
作為海南國際旅游島的窗口城市,旅游標準化之于鹿城的意義更是不言而喻。自3月22日正式啟動綠色旅游景區、綠色旅游飯店、旅游餐館等旅游標準化的等級評定檢查工作以來,三亞目前已全面完成各項評定檢查工作。此次評定檢查過程中,三亞市旅標辦聘請33位旅游標準化專家對全市61家旅游企業分別就“金銀葉級綠色旅游飯店““綠色旅游景區”“金銀銅盤級旅游餐館”“A級旅行社”“旅游購物推薦店或示范店”“旅游娛樂場所”“星級旅游汽車公司”等7個版塊進行評定檢查。
三亞市旅游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旅游標準化等級評定工作期間,各試點企業通過旅游標準化培訓學習、自評自查和專家建議整改等環節,全面落實旅游標準化工作,為企業有序發展提供動力,助力旅游行業管理向制度化、規范化和標準化發展,也為三亞創建全國旅游標準化示范城市奠定了基礎。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