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高百歲坊(資料圖片)
■ 本報記者 李佳飛 特約記者 吳孝俊
俗話說,人生七十古來稀,然而在海南,活到百歲并不稀奇。
臨高,不僅有很多百歲老人,還有很多恩愛的百歲夫妻。這些高壽的恩愛夫妻在這里,譜寫了一個個平凡而浪漫的愛情故事。
位于臨高縣博厚鎮三省村的百歲坊,也稱“壽門坊”,由嘉慶皇帝下旨所立。據傳當年,臨高有一位百歲老人彭京賢和妻子吳氏,不僅夫妻恩愛,而且德高望重,因此留下了“齒德兼隆”的美名。“齒德兼隆”,意指不但活得足夠長壽,而且為人德高望重,留下美名。
在《孟子·公孫丑下》中,孟子說過:“天下有達尊三:爵一,齒一,德一。朝廷莫如爵,鄉黨莫如齒,輔世長民莫如德。”意思是天下有三樣最尊貴的東西:一樣是爵位(即官位),一樣是年齡,一樣是德行。在朝廷上最尊貴的是爵位,在鄉里最尊貴的是年齡,而輔助君王治理百姓,最尊貴的是德行。后來,人們常用“齒德”來指代年齡和德行。嘉慶皇帝親筆題寫“齒德兼隆”便是對彭京賢夫婦最高的嘉獎。
時隔200年,海南彭氏族人仍視壽門坊如寶物般珍愛。2007年,農歷四月初三,海南彭氏聯宗會籌資修復壽門坊,并舉行隆重的紀念儀式,讓宗親族人瞻仰壽門牌坊。
而據史料記載,壽門坊原建于1807年農歷四月,舊址在臨高縣那虞都永寧鄉三省村拜老坡,坐巽(東南方向)向乾(西北方向)。后被遷于現址,遷移的同時,當地人在距壽坊不遠的地方,又修建了一座壽星廟,三間瓦木結構,中門設有神臺,奉祀彭京賢夫婦兩位壽星的牌位。歷經歲月沖洗,近幾年,壽坊得到彭氏族人的重新修復。
如今可見的牌坊,正中刻有“壽門”,背面刻“齒德兼隆”,均涂彩色油漆,黃底紅字,雖色澤脫落,字跡卻清晰可辨。坊體采用單間四柱結構,每柱前后各有一條紋邊風掌,石柱上刻有一些文字,歷經歲月的沖刷打磨,字跡已不是那么明顯,需靠近仔細辨讀方可揣測出大意來。內容包括:修建牌坊的官員職位和名稱,如“太子少保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廣東廣西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等,以及修建牌坊的時間,如“嘉慶丁卯年孟夏月吉旦”等字樣。兩旁刻有《懿行錄》全文和“同光日月”、“配老清寧”八個大字。
關于臨高壽門坊的設立,民間這樣傳說——清代,瓊州府臨高縣那虞都永寧鄉三省村,住著一對恩愛的夫妻。男子名叫彭京賢,妻為吳氏。彭京賢自幼飽讀詩書,為一介書生,后娶妻吳氏,賢淑善良,二人安分守己,日子過得十分平靜和諧。后來,為教育后代和流傳歷史文化,彭京賢利用農閑之余當起了教書先生,在當地教書育人,妻子吳氏順從丈夫,一起行德積善,夫妻倆恩愛地度過了一生。彭京賢去世的時候已經100歲,妻子吳氏則活到102歲。當時,官員覺羅長麟在視察瓊州府時,聽說了臨高縣這對百年偕老夫婦的故事后深受感動,便上表給當時的嘉慶皇帝,要求嘉許勉勵修建一座“壽門”以作紀念。(本報臨城6月7日電)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