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南海博物館首批捐贈入藏文物歷史價值引人關注
南海文物講“活”南海故事
海南日報記者尤夢瑜
“我們這次的捐贈算是拋磚引玉,希望能讓更多人關注國家南海博物館、關注我們的祖宗海。”手里緊握著由國家南海博物館頒發的捐贈證書,全國政協委員、海南奧林匹克花園有限公司董事長馮川建激動地說道。
今天上午(15日),人民網1號演播廳內賓客滿座,來自北京、海南兩地的多家媒體的鏡頭對準舞臺,這里正在直播“‘南海之約’國家南海博物館首批文物捐贈入藏儀式暨新聞發布會”。
作為入藏儀式“主角”,7萬余件捐贈文物成為現場觀眾及專家的熱議焦點。據了解,首批入藏的文物中包括南海出水陶瓷及陶瓷殘片標本、金屬器等多種類別的文物。對于其中的10件青白釉瓷器,收藏家魏希望說,當年是在未經過家人同意的情況下動用了原本計劃用來買房子的錢,此后有人高價收購也被他斷然拒絕。多年的時間與心血讓魏希望積攢下了這一件件藏品。“國家的南海戰略以及海南省加快建設海洋強省的決定鼓舞人心。我想,把東西捐出來,讓大家都能在博物館里一睹這些文物風采才能體現它們真正的價值。”
這批文物在文化、學術研究等方面的價值與意義,得到了國家南海博物館專家組成員、國家博物館原副館長、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原書記兼副主任張威的肯定。張威說:“今天看到這批文物感到很震撼。從事水下考古多年,但很多東西我也是第一次見到。有人說海上絲綢之路也是絲瓷之路,因為陶瓷器是當時的主要貿易產品之一,南海海域的出水瓷器是這批捐贈文物里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也正契合著海上絲路的主題。國家南海博物館可以讓更多人了解到這些瓷器以及中國的文化是如何被傳播到海外的。”
活動現場還播放了京瓊兩地民眾的街采視頻,大家紛紛表示對國家南海博物館的開幕翹首以待。“希望館內可以有更多實物和圖像化的元素。”視頻中一位北京市民說道。
“正如大家所期待的那樣,我們要努力讓博物館里珍藏的信息和資源‘活’起來。國家南海博物館內計劃設置多個基本陳列和專題展覽,除了精心展示,每個陳列和展覽都可以考慮出版相應的圖冊,一種可以設計得精美、厚重,供學術研究使用;另一種可以根據展覽內容設計成通俗的小冊子,讓普通公眾便于閱讀。同時博物館還要抽取相應的文化元素積極開發文創產品。”國家南海博物館專家組組長、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副理事長、國家博物館原副館長董琦說。
圍繞著“‘互聯網+’時代如何講好國家南海博物館故事”的主題,董琦、張威現場展開交流。在張威看來,汲取全世界多地的沉船博物館經驗,國家南海博物館可以采用多媒體手段呈現水下考古的神秘感,同時,依托博物館傍水而建的優勢,以潛水等多種方式增加參觀時的趣味性。
省文體廳廳長丁暉在現場透露,國家南海博物館正積極與三沙市對接,要讓大家在進入國家南海博物館以后,能夠看到在別處看不到的“精彩”。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谑薪鸨P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