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上的太陽照在海面上,一片波光粼粼。迎著海風和日光,符孝良開始了一天的打漁生活。從16歲開始跟隨父親從潭門來到銀嶼島,成為一位地地道道的漁民,至今已經18年了。或許,符孝良會和父親一樣,等待自己的兒子長大,再帶兒子來打漁,世代以海為田,以船為家。
然而近幾年,隨著西沙旅游航線的開通,符孝良嘗到了“旅游飯”的甜頭,也開始考慮轉型。“潛水,是我們漁民的必備技能,如果可以拿到證書,我們都可以為游客做潛水教練。”符孝良笑著說。
銀嶼是西沙永樂群島中的一個島礁,白色的珊瑚沙礫,栗色的礁石,藍色的漁民居所,綠色的波光粼粼,美麗的小島風光,與附近的鴨公島、全富島連成一片,成了三亞北部灣之星郵輪的必到景點。這里居住著9戶漁民,漁民們大都來自瓊海潭門鎮,符孝良就是其中的一戶。
春天的晚上去石頭縫里抓魚,冬天的白天去海里抓海螺、海參,符孝良早出晚歸,除去休漁季和臺風天,每年有6個月左右可以出海捕撈,走遍了西沙各海域,符孝良平均每天能打撈海產品60斤左右。
4年前,郵輪沒有開通時,符孝良只能將海魚曬干,如果有漁船回潭門,便順帶捎回去部分海產品,托人進行售賣。由于船期和打撈的數量均是未知數,收入也不大穩定。而三沙旅游郵輪北部灣之星的開通,每月可以為銀嶼帶來1000多名游客。“現在的海產品不用離島就能賣完了。”符孝良滿意地說道。
每班郵輪靠岸,僅僅依托售賣海產品,符孝良和島上的漁民一天平均收入約在600元左右。來到島上的游客紛紛為三沙碧澈的海水陶醉,潛水沖浪也成了大家躍躍欲試的項目,而看著自己熟悉的老本行被廣大游客喜愛,符孝良也萌生了新的想法。
“基本技能都有,如果能拿到合格的潛水員和沖浪員證書,我們都能立刻上崗,多樣化共同發展可能是我們的新出路。”符孝良說。
“發展旅游業有助于吸引漁民加入服務業,如成為潛水員與沖浪員,我們也鼓勵漁民轉產轉業,從而推動當地經濟轉型。”三沙市委書記、市長肖杰表示,三沙也將根據新的就業機會為漁民培訓。
迎著海風而立,符孝良的眼睛里充滿著對未來的憧憬。日后,他有望成為身兼數職的“新漁民”。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