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瓊中什運鄉番道村,村民農閑時在大樹底下織黎錦。本報記者 李英挺 攝
■ 本報記者 郭暢
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地處海南生態保護核心區,具有“三江之源、森林王國、綠橙之鄉、黎苗家園”的美稱。這里的負氧離子含量居全國前列,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這里擁有靚麗的“奔格內”鄉村旅游村莊,游客置身其中可以盡情享受山村寧靜。
到瓊中欣賞鄉村美景,擁有黎族、苗族風情的旅游目的地讓無數游客心馳神往。那些美好的村落,期待著與人們相遇。
番道村:來一場純凈的邂逅
“藏在深山,潤美如玉,鸚哥嶺的彩霞映照著她的臉龐,三月的木棉花,嫣紅了她一地的春光。”第一次聽到瓊中什運鄉番道村的名字,就是源于這首瓊中本土詩人的寫意散文片段。
番道村,是一個依山傍水,民風淳樸的傳統型黎族村莊,遠眺姿態嬌美,近看村樹繁茂。林中鳥語花香,山中偶爾有鳥獸出沒。一條小河從村前流過,河水潺潺,清波浮動,給鄉村帶來了遠山的氣息,平添了一份柔情。
看慣了城市的繁華,有人不惜跋山涉水而來,只為和番道村來一場純凈的邂逅。2013年,番道村實施“整村推進”危房改造項目和特色村莊改造項目。
走進番道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菠蘿蜜樹,常年碩果累累。樹下的鄉村大舞臺是村里最熱鬧的地方。傍晚,大家會一起載歌載舞,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
在番道村,你可以盡情體驗民族風情,觀賞黎苗歌舞、織錦展示,品嘗黎族特色美食山蘭酒、竹筒飯、魚茶,感受熱帶水果采摘樂趣,跟黎族婦女們一起學釀山蘭酒、制作竹筒飯。
黎母山雞是番道村原生態的食材,“會飛的雞、在樹上睡覺”成了它的代名詞,品嘗完黎母山雞,你的味蕾會留下永恒的記憶。
游客還可從番道村出發,到鸚哥嶺體驗爬山。鸚哥嶺最高峰鸚哥嘴峰海拔1811米,為海南第二高峰,因形似鸚鵡咀而得名。登上頂峰可眺望五指山,盡覽氣勢磅礴的山景。
鴨坡村:放牧身心 找回鄉愁
相傳古時候,人們常在瓊中鴨坡村的山坡上放養鴨子,久而久之,這村子就叫鴨坡村了。
鴨坡植被茂密,一年四季空氣清新,可謂天然氧吧。村里,許多民房民居還保留著獨特的石筑瓦房結構,具有很好的觀賞性。
進入冬季,黃葉飄落,鋪滿了村里的棧道。老人坐在古樹下打盹,時間仿佛在這一刻靜止。人們生活在這個寧靜祥和的村子里,將自己定格在最美的風景中。
近年來,瓊中以“富美鄉村”建設為抓手,結合鴨坡村的一草一木,深挖歷史、民俗等元素,打造出一個以田園風光與紅色文化相融合的“奔格內”旅游村莊,同時還引進社會資本,開設云廚房、云露營、云市集,為游客提供“吃、住、行、購、游”一體化的鄉村游體驗。
品嘗過鄉村美食,散步在林間、樹下、露營臺,可以看到十幾頂露營帳篷安扎在那里,靜靜守候游客的到來。每一頂露營帳篷木臺都有一個清新典雅的名字,如“昔暖小棧”“初見的溫度”等。
“這里設有許多‘候鳥屋’,外地游客可以在這里過冬。”村民指著云露營基地旁邊的樹屋告訴記者,那邊的客房有椰林風情、古木棧道等配套設施,衛生間、洗浴池配備齊全。
閑暇之余,帶孩子到鴨坡村過個周末,是個不錯的選擇。在這里,游人可以放牧身心、找回鄉愁。家長還可以教小孩用綠橙皮制作“小桔燈”、竹子風箏、竹蜻蜓、木質陀螺等各種玩具,還可以利用村里廢舊的竹子、小木塊制作小房子、凳子等現代家居小模型。夜晚,可以帶著孩子漫步于鄉間林地,聽著鳥鳴蟬叫,看螢火蟲忽閃飛過,在螢火蟲的亮光中入眠。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