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儋州古鹽田。南海網記者 姚少龍 攝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4月27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姚少龍)海南省政府近日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獲悉,明確提出積極推動儋州古鹽田、澄邁古村落等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加大海南紅色文物的保護和利用力度。
《意見》要求全面準確掌握海南省文物資源狀況,編制并實施《海南省文物保護三年實施方案(2017-2019年)》,實現文物保護與利用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信息化、法治化,使海南省文物資源進一步得到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力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增至35處左右,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增至300處左右,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增至600處左右。完成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工程30項以上,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規劃編制啟動率達50%以上。
海南文物資源獨特而豐富,水下文化遺產數量居全國首位,革命文物、華僑文物、民族文物和古建筑、古村落獨具特色,已成為海南代表性的文化元素和文化符號,是海南經濟社會發展和文化強省建設的重要載體和有力支撐。
澄邁古村落。南海網記者 姚少龍 攝
《意見》確定,要加強不可移動和可移動文物的保護,積極推動儋州古鹽田、澄邁古村落等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開展陵水黎族自治縣橋山遺址、三亞市英敦遺址、東方市榮村遺址、澄邁縣福安窯址、儋州市碗窯村窯址及與海上絲綢之路相關的文化遺產考古調查和發掘,實施昌化江流域史前考古調查項目,開展西南中沙群島海域水下文化遺產調查、發掘與保護工作,探索在相關海域劃定水下文物保護區和建設海洋歷史文化遺址公園等。全力配合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南海基地建設。
《意見》提出,要推動文物與旅游融合發展,實施文物+旅游行動工程。以文物保護工作為抓手,深入挖掘革命舊址、傳統古村落、民俗老宅、黎族船型屋、南洋騎樓中的特色文物資源,加強對歷史文化名城、名鎮(村)及古村落的保護,推進高林村、十八行村、保平村、羅驛村、白查村、初保村等傳統村落文化遺產保護展示利用工程。在美麗海南“百鎮千村”建設過程中,要注重對當地文物資源的挖掘、保護和合理利用,不斷增強文物保護意識。充分發揮文物保護單位和各類博物館在旅游發展中的獨特作用,打造文物旅游品牌,培育以文物保護單位、博物館為支撐的體驗旅游、研學旅游和傳統村落休閑旅游。
《意見》要求,完善博物館體系建設,發揮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省博物館、省民族博物館的帶動作用,推進市縣博物館的建設與完善。扶持建設一批具有行業特征和地方文化特色的民辦博物館,提升海南省公共文化服務功能。形成以國有博物館為主體,重點行業博物館為骨干,非國有博物館為補充的主體多元、結構優化、層級合理的博物館體系。推進館藏資源和陳列展覽的共享與交流,提高藏品利用率,讓文物“活”起來。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