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8月14日消息(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 胡誠勇 實習生 崔陽)近日,前往海口萬綠園的市民游客應該會注意到,位于萬綠園西南角位置的大片綠地及人工湖已經被圍擋施工,里面一陣繁忙景象。記者從海口市園林局獲悉,為加快推進海口市濱江濱海花園城市建設,海口市政府近期啟動對萬綠園的功能修補和生態修復項目工作,健全公園生態環境、修補公園功能、完善服務和基礎設施等。
據海口市園林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萬綠園生態修復項目從園區整體考慮,局部重點凸顯的思路,重點著力于生態修復、海綿城市建設、觀景廣場、看臺、增加、完善綜合性服務設施等。通過一系列的生態本底修復及城市公共服務設施及功能修補完善,實現“雙修”,在良好的生態基礎上,集中凸顯萬綠園景觀特色——椰林、綠地、花園、海岸。
同時,全園將按照功能需求分為五個不同的功能分區,分別為功能服務區、安靜游覽區、運動健身區、游樂活動區和集中活動區,以滿足居民與游客的多種活動類型,同時,為不同活動內容營造多重體驗的不同景觀類型。
據介紹,萬綠園功能修補和生態修復項目建設期為一年,今年6月,開始對其中的計生園和兒童樂園兩個區域全力推進施工,目前,計生園已完成了地形塑造、綠化種植、環湖亮化等建設內容,面積約1.9萬平方米。兒童樂園施工正在抓緊對地形塑造、綠化種植、園路及廣場鋪設、駁岸改造等方面的施工,至今完成了總工程量的的50%,下一步將按計劃實施其余方面的改造施工。
1、生態駁岸改造
軟化原硬質駁岸、種植紅樹林、增加親水平臺棧道
針對萬綠園人西南方位的內湖改造,將采取軟化內湖駁岸的方式,通過拆除原毛石水泥駁岸,改成綠化入水駁岸,增加紅樹及伴生等植物,構建海岸生態循環系統,為海洋生物如貝類、蛙類、浮游藻類、浮游生物和淺水魚群提供生存環境,可吸引深水區動物來紅樹林覓食棲息,為夜鷺、大白鷺、燕鷗等鳥類提供食物資源,成為其越冬遷徙生產繁衍的場所。寬闊段利用綠化緩坡駁岸、臺階駁岸、親水平臺等多樣性生態方式,增加人與水的聯系。
外海將采取駁岸拋石的生態駁岸方式,延續現有紅樹種植及草本植物,豐富岸線,通過增設下行步道和增加上層觀景挑臺,加強人與水的互動。
2、水體改造
場地內設計完整生態草溝集水系統
據了解,園區現有污水管網覆蓋現狀公共衛生間等主要排污點,規劃新建的衛生間排污系統將接入現有管網,上游接市政排洪渠道,通過截污,提升、改善水質。
在海綿城市建設應用方面,則側重解決排澇問題,同時考慮利用充沛的降雨量收集雨水用于場地噴灌。場地內設計完整生態草溝集水系統,可進行疏導雨水,所有排到自然水體中的雨水經過過濾后排放。
3、增加觀景廣場、看臺和親水平臺
活動廣場與火山巖臺階看臺結合,同時連接親水棧道和平臺,可作為濱水活動小舞臺,園區活動疏散、城市夜景亮化的觀看區。
4、增加小劇場等活動場地
保留場地內大樹,增加活動場地,如增加可舉辦大型演出的舞臺及市民休閑的小劇場等。設置可供不同人群活動的特色場地,如兒童活動樂園、健身活動區等。
5、增設瓊北民居院落
利用園區現有的景觀構筑,提升風雨亭品質,給游客提供更好的游憩氛圍。新建茶室、改造衛生間等增加休息區、停留等候等功能,改造現有火山巖陶吧,增設瓊北民居建筑,結合公園使用功能,形成火山巖文化展示院落區。
6、走在街上可透過下木看園內景色
萬綠園靠濱海大道一側將梳理下木(灌木和低矮喬木的總稱),市民游客今后走在濱海大道上,可以透過下木看到園內景色。同時完善照明系統,亮化重點突出,重點點亮沿水一線,景觀燈沿岸線布置,照明形成線性延展與水體呼應形成倒影,增強湖岸線的夜景效果,局部照亮大樹,濱海大道側可透林見光。
同時局部將保留現狀大樹,中心活動大草坪,保留大樹成為聚焦點景,外圍增加色彩和花卉地被等豐富植物層次,林下形成休息、游戲、交流、茶飲的復合型多功能空間,草坪上增加大型電子屏幕,可作為晚會、節慶活動直播、旅游宣傳等。
7、園內將打造燈光夜景
將重點打造核心區燈光、通海廊道熒光路、觀海廊架燈光秀、落葉燈光谷、內湖駁岸燈光、西入口序列棕櫚燈光路、大樹夜景照明及基礎園路照明。主入口增加景觀特色燈架,提升入口形象,以特色中軸景觀加強主入口與水景觀的聯系性。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