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疆之地,面海而居,海里游的,地上跑的,樹上長的,三亞食材的豐富性,造就了三亞多樣的飲食文化。三亞除了獨特的熱帶海洋風情之外,人文風情也是游客來三亞的理由。黎族特色菜、鄉村農家菜構成了三亞美食的多元緯度。今天我們來說說三亞黎鄉山珍:肉食蔬菜。
【第三篇】:黎鄉山珍:肉食蔬菜
一兩道代表性的美食,往往就容易讓人獲得與眾不同的感受,但是一桌菜中的每道菜品都有特色才會給人整體的印象,也才能構成自成體系的美食文化。三亞菜是成體系的,體現在本乎自然的味道傾向,不過多修飾,不掩蓋食材本身的味道,風格上是對原味的追求,講究葷素搭配,雞鴨鵝豬牛,地域食材全都有。除此之外,三亞人似乎對野菜更情有獨鐘,撈葉、革命菜這些海南土生土長的野菜,在舌尖上詮釋了當地人對生態環境的自信,而今天將食用野菜和健康建立的聯系,又講述著健康三亞、養生三亞的故事。
疍家咸魚腩肉煲
作為一家從海鮮排檔成長成大型海鮮餐廳連鎖的益龍海景漁村,“甩干水分賣海鮮”,贏得了顧客的信任和口碑。益龍海景漁村的疍家咸魚腩肉煲也成為了游客從舌尖上了解三亞漁民風俗的一道代表菜品。
疍家咸魚腩肉煲以咸魚和五花肉為主料,加入蔥姜干蔥頭等佐料,慢火煲半個小時,咸魚出味便可出鍋,咸魚的鮮和腩肉的香交織的鮮香,彼此難分。
羊欄酸魚湯VS酸瓜魚湯
羊欄酸魚湯
“魚”對回族來說就像是對待主食一樣,屬于備餐時的不假思索,而對酸豆食材的挖掘,可以看出疍家人將生活中平常之物轉化為食材的能力。對美食的品嘗跟著感覺走是最好的,動腦思考往往是大費周析。
羊欄酸魚湯,食材取自三亞近海各類雜魚,輔以酸豆樹果、酸筍、西紅柿,將魚切片,鍋中水開,魚片與酸筍、酸豆等入鍋燉煮,最后放入胡椒粉、米醋,燜煮片刻至熟,食之令人胃口大開。酸豆樹是三亞的市樹,在三亞到處可見,酸豆莢果味道酸甜,腌制后的酸豆醬也是頗具海南地方特色的佐料。
酸瓜魚湯
將魚湯的鮮味和酸的味道勾連在一起,更像是兩種冷色的疊加,鮮香被酸浸染成清香,不求厚重,卻也輕舞飛揚,三亞人清瘦大概也是如此,港門村的酸瓜魚湯和腌制小西瓜以及楊桃酸魚湯都屬此例。鍋內倒水適量,煮滾后,加入酸瓜、西紅柿等配菜,等湯再次滾開時,轉中小火放入魚肉片后熄火,最后加入胡椒粉和蔥調味后,即可。
竹香小黃牛VS香炸石鱗魚
竹香小黃牛
不回家的牛——竹香小黃牛。由于常年處于半野生狀態,因此野性十足,肉質細嫩,無草腥味,水分少,膠質豐富。竹香小黃牛也成為了檳榔谷景區的一道特色菜。
?
香炸石鱗魚
會沖浪的魚——香炸石鱗魚。石鱗魚長年生長在山澗小溪中,喜歡逆流而上,所以被叫做“會沖浪的魚”。石鱗魚一般都長不大,最大也差不多與人的中指一般,肉質特別滑嫩,適合香炸,味脆香甜,不用吐骨,頗有嚼頭。
干鍋什玲雞VS紅燜五腳豬
干鍋什玲雞
睡在樹上的雞——干鍋什玲雞。農家自由放養的土雞,在山林里覓食樹籽、野蟲和野菜,肉質與鳥類十分相似,皮脆肉滑,無論是爆炒、干鍋還是竹筒煲,都非常鮮美可口,營養十分豐富。
紅燜五腳豬
五只腳的豬——紅燜五腳豬。五腳豬并非有五只腳,因其嘴尖且長,擅長用嘴拱土覓食,嘴不離土,黎家戲稱嘴巴也是一只腳,故名“五腳豬”。五腳豬不圈養,任其在外自由覓食和活動,三亞好山好水,風景獨好,五腳豬三五成群或在田間地頭嬉笑,或登山涉河閑逛,因而肉質結實,皮厚油少,味道芳香,多吃不膩。“脆烤全豬”是戶外愛好者們篝火晚會上的必備美食。
檳榔花燉雞VS椰子雞
檳榔花燉雞
檳榔花雞自古以來在黎族地區就享有盛譽,以清熱消暑、活血健胃、殺蟲化瘀,降氣行氣的功效而成為黎族人制作菜肴的上好原料,檳榔花豬肚排骨湯、檳榔花雞等是黎族人皆吃之的美味健胃食譜。正因為常飲檳榔花湯之好,檳榔花雞就此世世代代流傳了下來。
檳榔花雞湯清無油,肌肉質嫩香甜,咸鮮可口,營養豐富。
椰子雞
椰子雞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漢族名肴,用椰子和嫩雞蒸煮而成。椰子汁甜中帶有椰香,仔雞性平不燥,與椰子汁相融,補中有清,風味獨特,共成益氣生津,清熱補虛之作用,肉香味美,椰味芬芳,湯清爽口,口味咸鮮。
白切三亞農家鵝VS灣坡鴨
三亞灣紅樹林酒店的烤鴨VS三亞香草鴨
白切三亞農家鵝
三亞農家鵝靠食用生長在河邊的鵝仔草、野草以及農戶家中的碎米長大。具有營養豐富、肥而不膩、清淡原味、醇香可口的特點。白切三亞農家鵝制作方法簡單,清洗、備鹵、煮熟定型,定型后把整只鵝放入燒開的白切浸鹵里以慢火燒鹵半小時,撈起瀝干,白切入盤即可。
灣坡鴨
提到吃雞、吃鵝,少不了還有鴨。灣坡村一帶的鴨子都是在稻田里生長起來的,以水田里的雜草、害蟲為食,走動覓食的習慣使得灣坡鴨個個膘肥體壯,因而肉質新嫩爽滑。灣坡鴨美在食材,并非追求烹飪技藝的高超,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弱化烹飪技巧正是突出了灣坡鴨食材的特色。制作方法和文昌雞差不多,屬于鹵水鴨,沾著蒜汁吃或直接吃都可以。
三亞灣紅樹林酒店的烤鴨
如果說對食材清淡的追求和烹飪技巧的簡化是對美食做減法的話,那么在彰顯海南特色的蘸料和具有儀式感的吃法上面,無疑又是對美食做的加法,三亞灣紅樹林酒店的烤鴨體現了對三亞本土美食的傳承和創新。
三亞香草鴨
從食材特色上,也許三亞香草鴨并不遜色于灣坡鴨。香草鴨放養在山溝小溪旁,溪水多螺蝦蚓蟲,尤其是溪邊的香草是鴨子的最愛,故名香草鴨。三亞美食美在多樣,同樣的食材追求不一樣的做法,香草鴨以紅燜最好,適合不同人的口味。
藤橋排骨
品嘗過海棠灣的灣坡鴨,就不能不提到藤橋的排骨。藤橋排骨選用藤橋本地自養土豬,成品色澤金黃、甘香四溢,入口鮮咸微甜、外焦內嫩,賣相與味道都極佳。
藤橋排骨好吃在腌制上,以姜蒜汁、蜂蜜腌制入味,再慢火油炸至熟。由于放蜂蜜腌制,入口酥脆,味鮮微甜,似廣味叉燒,卻不雷同。
就像鴨分清燉和紅燜,排骨也有煎炸、清燉之別。芭蕉芯燉排骨以野生芭蕉芯和黎家五腳豬為主料,色澤淡雅,食味清香。芭蕉芯性味甘涼,具有清暑解熱的功效,也是一道頗具黎家特色的菜品。
海南雞飯
海南雞飯的主料是雞和大米。大米選用上等新鮮的優質米,雞用白切,在清湯中燙熟,皮色油黃,肉白且嫩,骨髓帶血,吃來清甜爽口。先將蒜末或蔥條爆香的雞油倒進煮熟的熱飯中,再加少許鹽和味精攪拌均勻即可。海南雞飯油潤軟滑,香濃味爽。
撈葉煎蛋VS革命菜
撈葉煎蛋
撈葉,海南眾多野菜中的一種,四季生長,自帶清香,撈葉煎蛋是撈葉的常吃之法,葷素搭配,撈葉炒雞也為很多人所喜愛。
?
革命菜
革命菜,在戰爭年代是瓊崖縱隊戰士的家常菜,故名革命菜。常見的做法是清炒革命菜,清爽的外觀和清香嫩滑的口感為人們所喜愛。
山蘭酒VS椰子飯
山蘭酒
山蘭酒采用黎族所居山區一種旱糯稻——山蘭稻米和黎山特有的植物自然發酵的辦法制成,可以說山蘭酒是真正的綠色酒類。山蘭酒酒度不高,除了清醇可口、味美甘甜以外,還有延年益壽、補氣養顏和滋陰補陽的功效。
椰子飯
有人說,測試對三亞的喜愛程度有多深,那就數一數三亞有多少棵椰子樹,每一棵都代表一點愛,數不盡,愛不完,這是極言三亞椰子樹之多。隨處可見的椰子樹不僅美在眼睛里,品在吸管里,而且主食都少不了椰子的參與,讓人感嘆椰子的無處不在。
椰子飯是由糯米、椰肉和椰汁一同蒸熟而成,取剛結滿白瓢的鮮嫩椰子,剝除外衣及硬殼,取出整只肉瓤,在頂端切開小口留蓋,倒掉椰子水,將糯米填入椰盅內,同時加入白糖及鮮椰汁,灌入淡鮮奶或沸水,用椰蓋封口縛緊,放進盛有清水的鍋中加蓋,旺火沸煮,然后用慢火煮約3-4個小時,糯米熟透脹滿后取出,待煮熟的糯米椰盅自然冷卻后,用刀順直勢解成若干塊兩頭尖、中間寬的船型塊件,裝盤即成,因此椰子飯也叫椰子船,極富形象。
五色飯
五色飯是海南中部山區苗族人民的傳統小吃,苗族最具民族特色的食品之一,一般在黎、苗少數民族傳統喜慶節日農歷“三月三”期間普遍制作和食用。用山蘭糯米、桑葉、紅藍藤葉、黃姜、椰漿、小山棕葉等植物汁液作為天然色素拌在山蘭米中泡制,放在特制的獨木蒸籠中蒸制而成。飯團甜滑,形態美觀,極具民族風味色彩。
漁村炒冰
漁村炒冰,在三亞本地很受歡迎,有人說來三亞旅游的一個星期,吃了7天漁村炒冰,雖不免有些夸張,也極贊漁村炒冰在游客心中的位置。漁村炒冰店位于南邊海路漁村路7巷,酒香不怕巷子深,真材實料,獨具特色,自然少不了口耳相傳。在這里也不用介紹它的工藝,很多地方都有炒冰攤店,漁村炒冰的特色在于用水果打成果汁炒制而成,相對于在冰沙上澆上濃縮果汁來說,漁村炒冰味道更加醇厚。
打邊爐VS糟粕醋火鍋
打邊爐
海南“打邊爐”最顯著的特點是鮮美,不僅湯菜合一,而且能吃出食物原有的風味,已成為海南飲食文化的一道風景。“打邊爐”最鮮美的還屬海鮮邊爐。海鮮邊爐就是海鮮加蔬菜放入清湯里煮。一鍋清水中只放入姜片、蔥段、生油,煮過多種食物后,不僅能一鍋見底,還將各類食品的精華盡收其中。這種清水類湯底,謀求真味,幾乎不含任何脂肪,熱量比較低,蛋白質含量高。保留了食物原料中的多種維生素,喝后也極易被人體吸收。現殺切好的海鮮保留的鮮味,下鍋煮好的海鮮是不帶有任何人工的味道。鮮魚片、鮮蝦、鮮魷魚煮熟后,夾上來蘸調料送入口中,第一感覺就是鮮美。入口時熱氣騰騰,咀嚼時能感覺到肉質的韌性,喝湯時能品出自然的海鮮味道,吃后唇齒還留有一股清香海鮮味道,讓人感覺到回味無窮的“新鮮”魅力。“打邊爐”也是海南人對食材充分自信的體現。
糟粕醋火鍋
糟粕醋本是文昌市鋪前鎮的一種傳統小吃,是由酒糟發酵產生的酸醋作為湯料制作而成,后來演變出糟粕醋火鍋,味道微辣且酸甜。
糟粕醋火鍋以糟粕醋為鍋底,微辣酸甜的味道中透著淡淡的酒香。不管加入何種食材,糟粕醋火鍋都不會串味,它只會吸取不同食材的鮮甜之處,使湯汁的味道變得層次豐富,而且更加甜美。糟粕醋和海鮮是最佳拍檔。帶著酒香的糟粕醋不但能去除海鮮的腥味,還能軟化魚刺,海鮮則讓湯汁的鮮甜之味更甚。?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