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游人在白沙全域旅游暨風情小鎮原生態茶園景區漫步。該原生態茶園小鎮依托白沙農場場部原址茶園景觀、河谷溪流及黎族文化等資源,將“茶產業”“旅游業”相結合,建設成一個集生態茶葉生產、茶園觀光休閑、黎族文化體驗、鄉村養生度假為一體的茶園小鎮。 海南日報記者 蘇曉杰 通訊員 裴洪智 攝 |
![]() |
白沙邦溪鎮芭蕉村一棟棟拔地而起的全新民居,既包含著民族文化元素、又洋溢著時代氣息。 海南日報記者 張杰 攝 |
海南日報記者 曾毓慧 特約記者 吳峰 通訊員 鄭東庚
白沙黎族自治縣位于海南生態核心區,地處黎母山脈中段西北麓,這里群峰疊翠,溪流潺潺,不僅有“詩和遠方”,也積淀著渾厚的鄉土底蘊。
近年來,白沙立足生態優勢,發力挖掘文化內涵,謀劃打造了一個又一個“宜居、宜業、宜游、宜養”的精品村莊,一幅幅生態宜居、產業興旺的畫卷正在白沙山區漸次鋪開,一幕幕鄉村振興的美好愿景讓人可期。
1
守護生態 打造原生態鄉村
三面環山,面朝松濤水庫,位于細水鄉的老周三村是個黎寨,整個村子掩映在一片片蒼翠的竹林、膠林與熱帶雨林之中。
坐船前往老周三村,泛舟湖面,兩岸林木蔥郁,遠山如黛水如天,可謂一路水域一路好景致。到村寨碼頭下船后,通過一道遮蔭綠色景觀長廊,走進村寨大門就會看到,在熱帶雨林長廊和花草樹木映襯下,一間間造型別致的木屋凸顯著濃郁的“民族風”,墻上噴繪著一幅幅黎族圖案,放眼四周,小橋、流水、竹林、檳榔、黎寨,一切都充滿了黎族村寨的原生態之美。當你爬上天山頂俯瞰松濤水庫,深藍的湖面,晨起霧氣仍未撩散,一座座綠意盎然的小島如同鑲嵌在水面,讓人涌起身臨仙境的飄渺感覺。
“一路美麗到白沙,無需專程去景區,沿線一幕幕鄉村景觀就是咱白沙最原生態、最純粹的美景。”白沙住建局美麗鄉村辦公室負責人介紹,近年來,白沙在建設美麗鄉村過程中,嚴禁砍伐樹木,堅持用特色建筑點綴生態、修復生態,同時,將綠化寶島大行動貫穿于美麗鄉村建設的全過程,引導村民在路邊、溝邊種植竹子,在房前屋后種植檳榔、花梨、沉香等經濟樹種和本土珍貴樹種,既強化了生態建設氛圍,也有效地促進林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此外,白沙有關部門還通過完善旅游功能配套,讓更多村民吃上“旅游飯”實現增收,過上美好生活。
2
挖掘內涵 精品村莊層出不窮
今年中秋假期,外地游客周明帶著家人來海南自駕游,車子緩緩駛進白沙阜龍鄉山區腹地,剛一來到有著“紅色基因”白準村就看到,在村道兩側的浮雕墻上,一幅幅紅軍與黎族同胞團結抗敵、魚水情深的畫面栩栩如生,生動重現了那個年代的“紅色”故事,這也讓周明一家人感觸頗深。
“白準村建設得很有特色,還預留了一定的空間用于發展黎族特色民宿,這個創意真不錯。”漫步在百年古樹撐起的一片片林蔭下,一排排統一規劃又盡顯黎族元素的房屋映入眼簾,也引得周明一家人頻頻拍照留念。據悉,白準村于2017年被列為白沙美麗鄉村重點建設村莊,一期建設就投入約700萬元對房屋外立面進行改造,不僅將自然風景融入到村莊建設中,還努力挖掘村莊的“紅色基因”,因地制宜謀劃發展紅色旅游和特色民宿。截至目前,白準村已引進企業打造“圣噠噠”民宿項目,利用部分貧困戶的閑置房屋打造出一批黎族特色民宿,進一步完善鄉村游配套設施。
鄉村振興,先要留住“活的文化”,近年來,白沙各鄉鎮根據美麗鄉村不同的生態特點,努力挖掘其中的文化內涵,精心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韻”。如,元門鄉羅帥村獲得“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稱號并獲評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五星級景區”、邦溪鎮付俄村獲評為“全國文明村鎮”、邦溪鎮芭蕉村獲評為“全國最美特色村”、細水鄉老周三村獲評為“全省十大最美鄉村”。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全縣累計投入資金6.8億元,開工建設88個美麗鄉村。今年9月19日,海南省第三批美麗鄉村示范村公布,白沙新增6個“三星級”美麗鄉村,至此,白沙“五星級”美麗鄉村為1個,“三星級”美麗鄉村為9個,這一個個精品村莊,也吸引了一撥又一撥游客前來觀景、留宿,感受著鄉野小村的溫暖和親切。
3
共享農莊 成為鄉村游新風尚
晨起,在七坊鎮鎮墟旁,迎著清爽的風,穿過古樸的黎族船型茅草亭大門,占地達20多畝的多彩花海立即映入眼簾,綠茵中,一株株飽蘸晨露的格桑花燦然綻放。不遠處,在那一片蔥郁的橡膠林蔭下,一棟棟造型別致的木屋旅館營造出童話森林的意境,這里就是白沙阿羅多甘共享農莊,是海南省首批共享農莊試點單位。
既然是農莊,原生態的特色瓜果是必不可少的,在生態農場室內大棚里,一株株圣女果、苦瓜、南瓜等熱帶特色高效果蔬長勢喜人。此外,兒童樂園、房車營地、熱帶植物園項目已在收尾,跑馬場、動物園等互動游玩項目預計于今年底啟用。“在海南生態核心區建設共享農莊,既契合美麗鄉村生態旅游,又有現代農業氣息,這條綠色發展道路也一定會加速實現鄉村振興。”日前,農工民主黨天津市委員會委員魏海慕名前來阿羅多甘調研時禁不住稱贊。據阿羅多甘經營方負責人陳亮介紹,按照規劃,未來,阿羅多甘將拓展至約5000畝,吸納周邊更多的農戶入股,“抱團”打造竹寨、椰寨、工藝坊、美食坊等黎族風情小鎮片區。
白沙黎族自治縣有關負責人介紹,白沙在建設美麗鄉村過程中,引導村莊將原有單一的傳統農業生產轉型為鄉村旅游產業,實現旅游業和農業全業態融合。同時,有關部門積極謀劃將美麗鄉村建設與體育休閑、療養度假、雨林探險等結合,將單一的農居點升級為有特色的綜合性旅游服務基地。現今,隨著阿羅多甘共享農莊、五里路有機茶共享農莊等建成投用,當地的生產、生活、生態也隨之得到改善與提升,美麗鄉村融合全域旅游帶來的一系列利好,也正在惠及著越來越多的當地村民。 (海南日報牙叉9月26日電)
白沙美麗鄉村建設概況
1
白沙美麗鄉村建設與白沙全域旅游相結合,主動融入邦溪農產品加工小鎮、七坊養生度假溫泉小鎮、青松南藥風情小鎮、金波山水度假休閑度假小鎮、白沙生態茶園小鎮等5個特色產業小鎮建設。
2
截至目前,白沙已完成元門鄉羅帥村、阜龍鄉可任村、元門鄉紅茂村等10個美麗鄉村招商項目的策劃工作,預計招商金額為11.78億元
3
作為海南省首批共享農莊試點單位,白沙阿羅多甘一期規劃開發面積500多畝,已于今年2月開園,未來,農莊將拓展至約5000畝,吸納周邊更多的農戶“抱團”打造竹寨、橡膠林寨、椰寨、工藝坊、美食坊等黎族風情小鎮片區
4
截至今年8月,打安村、對俄村、向民村等35個美麗鄉村“基礎型”和“提升型”示范村已進入施工階段,施工進度約為50%,總概算為1.07億元;翁村二隊、嶺尾村、白準村二期等“宜居型”美麗鄉村初步設計基本完成,自今年8月份以來陸續開工建設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