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節期間,一家人在海口騎樓老街合影留念。
市民游客參觀海南島國際藝術生活展,體驗黎藤編織藝術。
2月9日,瓊海市嘉積鎮北仍村,家庭游其樂融融。
2月6日,海口西海岸,游客享受海上運動樂趣。
?2月10日,萬寧日月灣,游客在海邊搭帳篷休息。本版圖片均由本報記者 袁琛 攝
2019春節黃金周圓滿收官,海南旅游市場交上成績單:黃金周7天,全省旅游接待游客582.39萬人次,同比增長2.62%,實現旅游總收入143.75億元,同比增長4.75%。期間,我省文化體育節慶活動精彩紛呈,田園風光、鄉村民俗受游客青睞,旅游與文化、體育等進一步融合,使得旅游消費模式更加多元,全域共享旅游發展紅利。
文旅融合效應凸顯
游客愛上 海南味兒
■ 本報記者 趙優
品本土風情、享休閑生活。這個春節黃金周,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成為我省旅游的亮點之一。同時,游客出游觀念從觀光游覽向休閑度假轉變,更加注重身心放松、休閑體驗,而不是緊鑼密鼓地走馬觀花。他們走進博物館探究海南的前世今生,在騎樓老街觸摸逝去的歲月,看黎族老人用經緯一線織造時光……文化,逐漸成為海南旅游的重要吸引力。擁有著優越氣候資源和優良環境的海南,在獨特的本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加持下,讓越來越多的游客找到“詩與遠方”。
春節黃金周期間,海口市主辦的“在海口過大年”文化展在海口騎樓老街開幕;第十四屆萬春會燈展在萬綠園展出,海口瓊山區還推出不夜城、府城三角公園迎春燈展、兒童趣味游園等一系列活動;澄邁舉辦了金山文化公園迎春祈福燈會和海南永慶寺2019新春廟會;瓊中組織了新春夢幻主題燈籠展、民族趣味游園、百花廊橋花燈會、“百花迎春”民族特色文藝表演、什寒黎苗歌舞新春表演等活動……全省各市縣以及各景區開展的多項文化節慶活動,讓廣大市民游客在濃濃年味中感受海南本土風情。
2月5日,“在海口過大年”文化展在300多米長的海口騎樓老街中山橫路正式啟幕,涵蓋“大過豬年”展、漢聲“中國傳統文化基因庫”展和“經典海南文化”展。其中“經典海南文化”展以“新”的理念、“新”的設計來體現“古”的魅力和價值,讓許多游客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海南傳統文化魅力。
聲聲清脆悅耳板鼓,隨著一曲《春燕雙飛》唱響在戲臺,海南公仔戲響亮的唱腔穿透老街,游客紛紛駐足,或靜聽,或拍照;瓊劇經典劇目《倫文敘》在天后宮旁上演,臺下觀眾紛紛拍手叫好……黃金周期間的騎樓老街,為市民游客奉上一場文化大餐。
“我已經來過海南多次,這次想感受一個不一樣的海南。”來自浙江的游客李丹妮說,此次在海口停留,騎樓老街成為她的打卡地——漫步老街,游遍水巷口、老街戲院、天后宮等知名景點,感受老海口人的生活之后,再去聽聽公仔戲、瓊劇,雖聽不太懂,但也頗有趣味,最后再按圖索驥尋找辣湯飯、豬腳飯、糟粕醋……“能夠觸摸到這座城市的歷史,并且像本地人一樣感受這里的生活方式,讓我很滿足。”李丹妮說。
假日期間,森林客棧三亞灣店人氣興旺,這個剛剛開業不久的客棧,迎接著遠道而來的客人,承載起游客有關海南的美好記憶。“海南不缺酒店和賓館,我們致力于給顧客‘最當地’的體驗,從賣客房轉變為賣生活方式、賣海南文化。”森林客棧品牌創始人馮清雄說。
在森林客棧的每家店里,游客都能在前臺發現“了解海南,從森林客棧開始”的小冊子,里面包含當地的景區景點和美食等攻略。“我們推薦給顧客的地方,都是本地人喜歡和常去的地方,希望游客能夠發現海南、愛上海南。”馮清雄告訴海南日報記者。
有了客棧的管家服務,游客們找到了“原味海南”的正確打開方式,比如在瓊海森林客棧的樓頂露臺看著萬泉河景吃“公道”;在儋州與郁郁蔥蔥的熱帶雨林為伴,在天然氧吧中自在深呼吸;去萬寧日月灣店,下水沖浪、拉網捕魚……
自駕游、周邊游、鄉村游熱度不減
全域旅游多點發力
■ 本報記者 趙優
這個春節黃金周,除了去各大景區游玩外,許多市民游客選擇鄉村、農莊、公園等地享受休閑時光,我省自駕游、周邊游、鄉村游熱度不減。
隨著海南旅游公共服務體系逐漸完善,游客出游方式更加多元,自駕游唱起主角。萬寧市各大景區、旅游區基本以自駕車游客為主,自駕車輛主要來自北京、貴州、湖南、廣東、海南等地;樂東自駕散客游成亮點,全縣主要旅游景區自駕車明顯增多,占旅游接待四成以上,游客主要來自廣東、上海和東北三省等;儋州游客出行自駕游、短途游游客明顯增多,知名景區、鄉村游、農業休閑游、寺廟游等線路受到廣大游客的歡迎。
同時,全域旅游“點、線、面”建設不斷推進,一些游客不再選擇熱門景點作為目的地,而選擇到公園享受休閑時光。海口市區的美舍河濕地公園、郊外的潭豐洋濕地成為返程客最佳出游目的地。濕地讓海口旅游更精彩,市民、游客在濕地里呼吸著清新空氣,或騎自行車或徒步,欣賞生態美景,其樂融融。“這里滿眼綠色、鳥語花香,真沒想到城中還有這么好的綠地。”在海南旅游的山東游客符興來到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游玩時說,公園處處是美景,綠地與城市相結合,身處于此,十分愜意。萬綠園、白沙門公園、鳳翔濕地公園等地也處處可見全家出游的市民和游客,海口火山泉休閑農莊、開心農場溫泉度假村等生態度假地迎來了大批自駕車隊。
田園風光好,春節品鄉愁成為時尚。文昌各個鄉村旅游點紛紛推出獨具地方特色的主題活動,其中龍泉鄉園推出新春砸金蛋、尋寶發朋友圈等項目受到游客的青睞,航天科技小康村——好圣村在假日期間也迎來了不少游客,天賜村以其獨具魅力的四大美食之一“文昌雞”和斑斕的墻壁彩繪吸引眾多游客到訪。保亭的農家樂、民宿、帳篷露營過夜的方式也備受游客青睞,七仙嶺度假區的山村客棧和三道鎮的黎家民宿假日期間客房幾乎日日爆滿,悠然帳篷營地假日期間推出的體驗活動備受游客喜愛,獲得眾多游客好評。在陵水,自駕游和鄉村游逐漸升溫,除了看海嘗海鮮體驗疍家風情外,光坡鎮進行圣女果騎行采摘、紅角嶺登高賞花、本號大里的賞湖觀瀑、吊羅山的熱帶森林公園等路線受到自駕游客的熱捧。
一些細心的電視觀眾會發現,瓊海龍壽洋花海成為了備受矚目的焦點:在2月5日和2月7日,中央電視臺《朝聞天下》和《新聞聯播》欄目分別以《萬畝公園花盛開 新春花海醉游人》和《盡享假日 共度幸福中國年》為題對龍壽洋花海進行了報道。春節黃金周期間,瓊海龍壽洋花海盛開,向日葵、醉蝶花、格桑花、千日紫、波斯菊等五大品種,姹紫嫣紅,春意盎然,吸引眾多游客前來踏青賞花。據了解,今年春節7天假期,龍壽洋花海共接待游客超1.2萬人次。“帶著家人和孩子來到龍壽洋,看花海、摘草莓、吃農家樂,不僅玩得開心,還拍了好多照片!”游客陳琳告訴海南日報記者,許多景區游客量較大,一家人選擇避開人流來到鄉村,在田園風情中盡享假日悠閑。海南日報記者注意到,瓊海北仍村、沙美村、南強村、加腦村、魚良村、椰子寨、田園夢想、蔡家宅等地,游人品嘗農家美食、采購綠色農副產品,十分愜意。
數據也印證了全域旅游的發展。國內在線旅游平臺攜程發布的《海南省春運數據分析》顯示,往年酒店預訂火熱的城市如三亞、海口熱度有所下降,而周邊小城市酒店熱度上升。處于大三亞旅游圈內的陵水、樂東的酒店預定量分別同比增長15.3%、17.5%,作為東部重要旅游城市的瓊海則同比增長43.9%。
“體育+旅游”助推產業融合
帆船、沖浪等 運動備受歡迎
■ 本報記者 趙優
海口西海岸椰風陣陣,碧海銀沙,國家帆船基地公共碼頭外的海面上,點點帆影隨海浪波動,在陽光照耀下像極了一朵朵浪花。
“春節黃金周7天,這里接待游客4萬多人次,其中體驗帆船、游艇等體育項目的游客達到3300多人次。”海口市國家帆船基地公共碼頭項目總負責人陳佩福度過了一個忙碌的黃金周。
為了讓每一位游客學有所獲,專業教練一對一教學,講解帆船結構、撐帆方法、打繩結等基礎知識和入門級帆船駕駛要領。在教練耐心指導下,體驗者學會了帆船的組裝,下水體驗之前做足功課。培訓結束,在教練的帶領下,體驗者們穿著救生衣撐帆離岸,駛入大海。片刻間,西秀海灘的海面上片片帆影迎風飛舞,給冬日的海口增添了一道繽紛亮麗的風景線。
“揚帆起航、劈波斬浪,與大海的親密接觸實在太爽了!”來自山西的游客郭楠本在海灘邊休閑,被國家帆船基地公共碼頭上的熱鬧景象所吸引,看著遠處海面上的點點帆影,再看看岸邊整裝待發的人們,她按捺不住好奇之心,開啟了人生第一次帆船體驗。
海口市國家帆船基地公共碼頭開放后,就啟動了以濱海休閑和海上旅游為主題的“嘉年華”,市民游客可以體驗快艇的速度與激情、游艇的舒適與平穩、帆船的“傾斜濕身”式驚險、風箏沖浪的自由與浪漫,海釣艇的休閑與樂趣,感受海洋文化的魅力。“春節期間,我們推出的40分鐘帆船體驗僅需128元,也讓更多游客能夠體驗帆船運動,滿足大家玩海的需求。”陳佩福表示,氣候好、風向好、風力好、沙灘好、海水好、海里無暗礁,成為西秀海灘發展帆船等海上運動的獨特優勢,而親民的價格也改變了人們對于帆船運動的刻板印象:帆船并非小眾、高端的運動,而是人人都可以玩的運動。
彼時的日月灣,天氣晴好,海風陣陣,正是沖浪的好時機。許多游客在沖浪教練的一對一指導下,在沙灘上練習劃水、上板、起身、站姿等關鍵動作。在沖浪教練董杰看來,今年春節黃金周,來日月灣體驗沖浪的游客更多了,除了平時的沖浪愛好者,還有許多新手來體驗。
體育和旅游在海南似乎有著天然的親密融合——在濱海,游客可以盡情享受潛水、海釣、沖浪、帆板、帆船、摩托艇;在山間,游客或是登山徒步,在深呼吸中體味原始本真;在高爾夫球場,游客在海風輕撫中瀟灑揮桿;在大大小小的公路上,騎行者們在陽光下盡情馳騁。
2018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案(2018-2020年)》,其中明確提出了支持海南打造國家體育旅游示范區,引入一批國際一流賽事的具體要求。這無疑是海南體育產業發展的又一利好政策。今年,我省將從頂層設計上下功夫,出臺《國家體育旅游示范區總體規劃》和《海南水上運動發展指導意見》《海南沙灘運動發展指導意見》等。“體育+旅游”,將成為我省旅游消費升級中的重要一環。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盤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本網法律顧問: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 李君律師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